开福区望麓园街道党建创新精管善治,营造长沙“城市会客厅”

相链区块链

  李卓 罗聿颖

  清同治四年,陕西巡抚刘典择长沙城北一佳处,修建一所专供科举学子们研学和休憩的宅邸,因与岳麓山遥遥相望,故名“望麓园”。刘典没想到,150余年后,以这处浸染书卷气的名园命名的开福区望麓园街道,将成为党建创新、精管善治、文旅融合、荟商聚才的长沙城市会客厅。

  地处长沙繁华“城芯”,坐拥“船山学社”旧址,抬头可见青葱麓山,推窗即是五一广场璀璨灯火,过街可品潮宗街历史韵味,这是望麓园“城市会客厅”的“老底子”;党建创新老城区焕发新颜,松桂园商圈商企近悦远来,文脉传承串起历史地标、市井烟火和现代楼宇,这是“城市会客厅”的“新气质”。望麓园街道党工委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基层治理,擦亮街巷幸福底色,将倾力把“好客”的传统升华,匠心营造一个既有城市发展热度,又具市井生活温度的长沙“城市会客厅”。走进望麓园,不仅做客,更是回家,来了就是麓园人!

  净美“厅堂”,精管善治绘最美底色

  一个赏心悦目的会客厅,离不开精心的日常管理与攻坚克难的焕新工程。望麓园街道党工委将党建引领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末梢,以“绣花功夫”破解老城区的“幸福难题”,让治理精度化为环境靓度。

  店外经营一律喊停,这是常规“剧情”。但在长沙网红菜市场荷花池生鲜市场却画风一变:城管和商贩、居民、沿街单位有商有量,出摊范围、标准、时间大家来议决,规矩一定,买卖随你吆喝,摊位不许越线……

  面对荷花池生鲜市场、学宫街等人流密集区的治理顽疾,街道党组织并未简单“一刀切”,而是搭建“议事桌”,广泛听取摊贩、门店、居民和单位的诉求,共商共创出“错时+划线”管理法。通过优化执法时间、划定经营“和谐线”,以“按时出摊、摊走地净”的公约,实现了政府、商户、居民的“三方共治”,让喧嚣的市井烟火与整洁的街巷秩序和谐共生。

  原住民安居,“会客厅”才能“留客”。街道全力推进危房治理,社区党委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危房拆除重建后,不仅放心住,还能安心租,租金都看涨!”富雅坪84号楼居民张先生说,这栋楼2024年5月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街道社区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搬离、设立围挡,筑牢安全底线。随后,社区党委牵头召开业主会议,推选居民代表,启动重建程序。面对三楼两户业主分居美国、上海的难题,党组织通过越洋电话、线上会议等方式开展“多轮协商”。历时近一年,最终促成8户业主全部签订委托书和施工合同,并由居民代表开设共管账户、筹集全部房款。2025年9月29日危房已完成拆除,预计2026年2月完成重建。

  “城芯”空间有限,“会客厅”来客,停车一位难求咋办?望麓园在全省首创“潮汐式”共享停车模式。通过党组织协调,有效整合了省妇幼、新湖南大厦等700余个车位,白天服务楼宇企业,夜晚方便小区居民,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与物业、社区、居民的“三方共赢”。

  从街区秩序到住房安全,从市场管理到停车难题,望麓园街道党组织以党建引领精管善治,让“会客厅”的底色更净、更美、更稳。

望麓园街道党工委创新基层治理,擦亮街巷幸福底色,积极营造长沙“城市会客厅”。罗聿颖 供图

  兴旺“家业”,党建联盟赋能商圈聚活力

  一个大家庭的兴旺,离不开繁荣的“家业”。望麓园街道党工委搭建党建联盟平台,担当企业“金牌合伙人”,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让“会客厅”集聚商机与发展活力。

  没有景区名胜,也无如画山水,望麓园作为1.2平方公里的弹丸小街,却扎堆了210余家民宿,年营收逾2.2亿元。

  民宿产业集聚,背后是街道创新成立的松桂园商圈党委,以党建共建实现产业集群。党委牵头构建民宿联盟,引领150余家民宿酒店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通过举办主题沙龙、发布“乐宿”宝藏地图等活动,推动“民宿+”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年营收超2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商圈党委更积极整合资源,聚合省妇幼、省中医附二等医疗力量,推进“医联体”项目。望麓园街道党工委、中山路社区党委正全力助推“湖南省仲景中医药文化园”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周边居民、优化城管管理,争取各方支持,为打造中医药文化地标保驾护航。

  “十四五”期间,在商圈党委的推动下,依托创新的“红色营商地图”“楼宇服务直通车”等服务机制,累计协助企业申请政策补贴超700万元,辖区新湖南大厦成功获评2024年、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招商运营标杆项目”。街道与楼宇招商团队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引,成功引进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广发证券湖南分公司等60余家重点企业,累计协助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447个,让企业真正“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从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到繁华的华润置地中心,一张地图导览30余处文旅景点,使得集人文古风、市井烟火和都市新潮于一体的松桂园商圈City Walk线路成为新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会客厅” “揽四方生意,待八方游客”的繁华盛景。商圈党委巧妙地将“党建+”融入城市营销,成功策划举办“烟火望麓园,万象福万家”新年促消费等品牌活动,首发松桂园商圈“乐玩”地图,将市井烟火气与都市潮玩感完美结合。

  广纳“家人”,政策扶持“背包”创业揽人才

  一个好客的大家庭,永远向新家人敞开怀抱。望麓园街道及营盘街社区党委精准洞察青年创新创业需求,创新推出“背着‘双肩包’

  一起‘轻’创业”行动计划,以组织引领整合资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新家人”提供低成本创业逐梦第一站。

  街道社区积极联动华润置地、学宫里等共建单位,高效盘活闲置空间,打造“青年综合体”与创客孵化平台。划拨社区副楼近180平方米场地作为免租孵化基地,学宫里提供高性价比低租空间,华润置地开放免费会议室,为青年“背包客”减轻创业负担。聘任华侨大学湖南校友会代表、华润置地中心企业精英、荷花池生鲜市场优秀经营者等担任创业导师,开设市场营销、财务法等课程,联动银行为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积极协助申请社保补贴、税收减免、创业奖励等政策,提供全链条创业支持。

  从一杯咖啡的创意碰撞,到一项政策的精准代办,望麓园街道通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正让这里成为青年潮流文化的策源地和活力磁场,生动践行着“迎四方人才,敬青春梦想”的承诺,让每一位“新麓园人”都能在这片热土上安心创业、安居乐业。

  温暖“家宴”,全龄友好服务传递好客温度

  家的温暖,体现在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上。望麓园街道匠心构建“全年龄段服务”体系,让温暖覆盖人生的每一程,真正实现“幼有善育、壮有所为、老有颐养”。

  颐养天年,一碗暖心饭传递城市温度。荷花池社区党委携手辖区养老机构、湖南银行共同打造“社区老年餐厅”,让户籍在开福区的60岁以上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味道”。富雅坪社区为老人开设舞蹈、声乐、书法等15门课程,拥有5支约100人的学员队伍,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一座夜校点燃终身学习热情。为满足中青年群体提升自我、丰富业余生活的需求,街道社区贴心开设“青年夜校”,在工作日的夜晚提供瑜伽等多样化课程,让青年们在工作之余有新追求、好去处,为事业与生活充电赋能。

  一个公益“带娃计划”让医护人员暑假工作更安心。中山路社区党委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暑假里启动公益托育班,首批服务100个一线医护双职工家庭。除了基础看护,还安排了绘本阅读、手工游戏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不“黏”父母也能快乐过暑假,让医护人员轻装上阵,专注守护患者健康。

  从“一餐饭”到“一堂课”,从白发长者到活力少年,望麓园街道通过精准对接全龄需求,将“麓园如家”的幸福质感,融入一啄一饮一课之中,让“城市会客厅”充满了家的温暖与关怀。

  望麓园,是对视麓山的高地,是长沙“城芯”的会客厅,更是生活者、奋斗者、来访者心中的一个家。街道有邀,园中会客,在这里,遇见长沙,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李卓 罗聿颖】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