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优秀!看“优等生”天心如何答出赢商高分卷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改委通报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天心区再获优秀,受到表彰。
营商环境是地区竞争力的关键。2024年,天心区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排名中心城区前列;以金融、数字、健康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市场主体总量超17.5万家;在投资竞争力全国百强区中位列第35位,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打造营商环境“首善之区”,天心区有何密码?
尊重人才,服务人才
去年12月2日,天心区第45次“区长企业接待日”暨培育“四上”企业专场活动现场,5家企业代表受邀开展深度对话。
“是否能在五一商圈设置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食品经营许可证申报等政务服务办理窗口,方便企业快速办理注册登记?”在五一商圈摸爬滚打多年并了解企业需求痛点,湖南伍爱创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卢路成开门见山。
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志军当即回复:五一商圈政务服务大厅正在加紧筹备中,不日将面向企业群众开放。
当月10日,湖南省首个位于商圈内的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在天心区五一商圈正式投用,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食品经营许可证申报,门店招牌设置管理等125项商圈高频政务业务,一站式进商圈。
受邀企业代表,也是天心区的人才代表。天心区深知,营商环境的核心是人才环境。
截至2024年底,“天心红”人才认定数量突破1500人,全区人才总量飙升至28万人。这缘于天心区不遗余力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和做法。
在人才服务方面,率先全省创新发布“天心红”人才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人才推送个性化政策,提供“保姆式”帮代办服务,去年1—11月累计服务2100余人次。
除了“区长企业接待日”的常态化对话和解决难题外,天心区还组织青年企业家赴成都研学,学习先进创新管理模式与大数据应用,接触行业前沿科技,打开了现代化企业发展新思路。
不仅如此,天心区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裕南街街道向东南社区、桂花坪街道丹桂社区两处就业微市场阵地相继投入运营,长沙新消零工市场线上平台累计服务用工主体1436家,提供岗位数60117个,一系列招聘对接会、直播带岗活动,让人才与企业实现精准对接。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让企业安心谋发展,遇困有依靠。天心区平衡监管与服务,“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涉企服务机制,堪称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眼之举。
在“无事不扰”的落实上,天心区严格执行市级要求,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4年,22个责任部门全面纳入省级双随机平台,制定并完成150个抽查任务,覆盖4862家市场主体,完成率和公示率均达100%,确保监管公正,又避免企业被频繁打扰。同时,通过印发《天心区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留痕管理实施方案》,为监管行为戴上“紧箍咒”,让企业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旦企业“有呼”,天心区迅速“必应”。
拿“柠季”维权事件来说,面对复杂的跨区域侵权难题,天心区主动联合湛江市相关部门,开启维权行动。短短时间内,就成功帮“柠季”维护了权益,还完善了两地监管协作机制。事后,“柠季”送上“知识产权卫士 执法为民先锋”锦旗,对天心区的高效服务高度认可。
资金活,满盘活。
天心区筑牢资金链,为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设立“湘江金融外滩”“省府站”金融服务驿站,联合部门组织金企对接活动。金融服务驿站驻站机构湖南银行天心支行2024年为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241万元,为个体工商户投放个人贷款金额200万元。探索创新融资服务,支持光大银行长沙分行与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开展湖南首笔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服务。支持辖区企业上市,建立区领导联点、专班服务的上市攻坚机制,目前3家已入选长沙市重点拟上市企业,新增中驰车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生态兜底,以营换赢
袁女士所在的公司想在长沙开设子公司。她在株洲市石峰区政务大厅咨询,工作人员联系天心区政务服务大厅跨域通办专窗,次日袁女士即收到了核发的新公司电子营业执照,从提交申请到核发执照实际用时仅3小时。
这是天心区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保障供应链,打造高效便利新高地的生动案例。该区率先全市启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发布七批次共计19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株潭三地“跨域通办”,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营商环境好比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只有做好了生态兜底,营商才能变赢商。
近年来,天心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务实举措,厚植法治营商沃土,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拼经济”。
引入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等7家商事调解机构,通过“法院+商事”解纷机制,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工作的开展。同时联合长沙仲裁委员会成立司法仲裁协同中心,共建“诉仲调一站式”解纷平台,让企业减少“杂音”干扰。
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天心区以五一商圈内的小餐饮、湖南特产、美食城为重点,推出“一业一标、一户一码、一秤一员、先行赔付”的诚信经营体系,营造让游客放心、安心的高品质旅游消费环境,打造“行政监管到位、商户诚信经营、群众消费满意”的五一信用示范商圈。
营商环境提升没有“休止符”,更没有“天花板”。
2025年,天心区将大力推进全省营商环境“首善之区”打造行动,深入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融合优化营商环境模式,瞄准全区人才总量达30万人目标发力;开展10场“区长企业接待日”暨重点领域供需对接会,深度走访、联系、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深入推进“五一信用示范商圈”创新升级,实现“先行赔付”电话回访满意率达100%,完成不少于9200 家商户信用可视化建设;强化“法院+仲裁”解纷机制,助力商事纠纷有效化解等目标,力争在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区排名持续进位、全省城区保持第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