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北路望城段市容环境整治提质完成

相链区块链

  朱华 邓艳红

  近日,沿着芙蓉北路一路往北,进入望城区,细心的市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已悄然蝶变:道路通畅,车流如织,路两厢绿意盎然,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不时闪现街头,历经风吹雨打的“芙蓉国里尽春晖”地标再换新颜,流光溢彩惊艳路人。经常往来于长沙、岳阳两地的市民刘先生赞道:“现在奔驰在芙蓉北路上真正是车畅人欢、心旷神怡。”

  这不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一座城市精管善治的集中展现。

  今年3月以来,望城区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指示精神,从城市发展需求出发,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成立芙蓉北路望城段市容环境整治提质工作专班,由望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望城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多部门联动,以“先整治、后提质”为路径,扎实开展芙蓉北路望城段市容环境整治提质,以匠心雕琢方寸之美,用精心铸就善治之暖,靠用心打造发展之路。

  “芙蓉国里尽朝晖”地标再换新颜。桥驿镇供图

  大提质:以民生为导向的精心雕琢

  据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撰稿的《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记载,芙蓉路,长沙南北主干道,始建于1982年,取毛泽东诗句“芙蓉国里尽朝晖”而命名。这一次的“芙蓉花开”,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在方寸之间的匠心独运——将城市更新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居民家门口可感可知的幸福升级。

  芙蓉北路望城段全长约21公里,贯穿丁字湾街道、铜官街道、茶亭镇、桥驿镇四个街镇。该路段曾存在诸多市容环境问题,群众投诉居高不下。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3月,望城区委、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启动芙蓉北路望城段市容环境整治提质。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等区领导多次带队实地督导,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秦国良说,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蔡锋表示,以整治提质工作为契机,全力打造“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示范样板,确保市容环境整治提质取得实效。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由望城区城管执法局牵头,15个成员单位组成芙蓉北路望城段市容环境整治提质工作专班,多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全面梳理了芙蓉北路望城段的难点、痛点、堵点,重点打造沿线14处节点项目。“除了整治,更要提质,要让这条普通交通道路升级为展示城乡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环境好了,来的客人也多了,这两个月生意比此前好了不少!”望城区丁字湾街道“屋门口呷饭”饭店老板黄良忙着招呼络绎不绝的食客。该饭店位于芙蓉北路与太阳路交会处东北角,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三角地带,如今变身为1600多平方米的城市口袋公园,环境的巨变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引爆了饭店的生意。

  黄良是本地人,他利用自家的房子开饭店已有多年。以前,饭店门口是大片的菜地和一方池塘,池塘里满是淤泥,一到夏天就散发阵阵异味,招来成群苍蝇蚊子,真正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客人的车辆也是见缝插针随意停放,整个环境乱糟糟的。此次整治提质中,饭店周边的乱象成为整治的重点。

  “不是简单的拆违、种树,更是在营造诗意栖居。”望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望城区城管执法局、望城产投集团、丁字湾街道等多部门联手,经过实地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形成改造方案,投入500多万元,曾经蚊蝇滋生的淤泥池塘被改造成心形景观池,铺上了古朴自然的龟纹石和造型优美的假山,杂乱菜地变成了精致绿化带,硬化后的停车位规范有序。“环境升级带动生意升级,现在专程来打卡的长沙城里客多了不少。”黄良笑着说。

  这是一场多部门联动的勠力攻坚,也是一场民心所向的共同奔赴。

  各责任单位对长沙市城管局采集交办的沿线128处问题和望城区城管执法局采集交办的62处问题,按整改要求逐项整治。通过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对芙蓉北路望城段沿线违章搭建、车辆乱停乱靠、流动摊贩、夜市、店外经营、违规菜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边坡露黄、违规广告招牌等乱象开展了集中整治。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变化:清理枯枝败叶杂草等园林垃圾、建筑垃圾、杂物等885车;完成沿线5万多平方米的复绿,补种、新种草皮2万余平方米,新栽种植物1277株;整治清理道路两厢菜地6400余平方米,劝导整治违规菜地140余处,拆除违法设置、存在安全隐患、老破旧的广告招牌、过期横幅广告等514块,依法拆除违章建筑56处超5400平方米……

  “如今道路宽敞整洁,四季花木扶疏,开窗即见公园美景,我们住得舒心多了!”丁字湾街道居民李女士家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附近,亲眼见证曾经乱糟糟、拥挤不堪的门口被改造成了有绿地、停车位的舒适环境,发出由衷感叹。

  提质过后的芙蓉北路望城段变身焕然一新的景观廊道、城市主干道,不仅重塑了城市颜值,更畅通了民心所向的发展之路。

  恒雅高级中学道路两厢绿化提质后,成了一道风景线。邹麟 摄

  大提标:以温度为标尺的长效治理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道破了现代城市治理的真谛。在长沙望城区,一场以匠心精神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实践,生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整治提质不易,长效管理更难。为巩固成果,望城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易涛介绍,借由此次整治提质的契机,芙蓉北路望城段的管理标准将从普通交通道路管理向综合城市干道管理转变,对维护标准、频次、方式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建养并重、精细管护,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长沙北部门户形象,让周边群众获得感满满。

  不仅管理标准实现了质的跃升,基层治理也变得更为温情人性。在芙蓉北路旁,丁字湾街道新打造的“石乡夜市”就折射出这种治理理念的转变。

  “以后卖夜宵有了固定地方,再也不用推着小车到处跑了,真好!”家住丁字湾街道的流动摊贩盛赛笑着说道。原来,芙蓉北路丁字湾段高校和商圈人气集聚,吸引了众多流动摊贩在这里摆摊设点,盛赛就是其中一位。之前没有固定摊位,往往是谁先到谁先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摊贩们会为了争摊位发生争执,还有些人直接把摊位摆到了马路上。“谁想过那样的日子呢?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可以合法摆摊的地方。”盛赛感慨道。

  “过去,沿线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突出,不仅堵塞交通、影响环境,还存在食品安全和卫生隐患。”丁字湾街道负责人介绍,整治期间,丁字湾街道坚持“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原则,积极协调多部门,在石韵社区嘉新时代广场北侧空地专门规划了“石乡夜市”供摊贩们合法摆摊。

  如今,流动摊贩与城管“打游击”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石乡夜市”。70余个摊位把中南林科大涉外学院、美莱美商业广场周边流动摊贩集中到此地规范经营,不仅解决了占道经营顽疾,更赋予了盛赛这样的摊贩们“合法身份”和稳定生计。

  “相信今后我的生意会更好。”盛赛朴实的笑容背后,是城市治理从“一刀切”到“精准施策”的转变。

  当城市治理者放下身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冰冷的规章便有了温度,棘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翻身合面街的停车乱象曾是周边居民的“心头患”,如今通过增设150余个停车位、设置千米U型挡车桩等举措,实现了从“一位难求”到“有位有序”的蜕变。

  “每天停车、出门都很麻烦。”停车困境曾是丁字湾街道翻身合面街众多居民的烦恼。翻身合面街紧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小吃店集中,是学生们聚餐休闲的首选地,但因路面不宽,道路十分拥堵。

  针对停车难、停车乱、出行不畅这些“城市肠梗阻”问题,望城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丁字湾街道、交警部门一方面对违规停放车辆进行专项整治,一方面整合空坪隙地、合理规划停车区域,设置明显的停车标识与引导牌,增设150余个停车位,并在商圈、学校、路口等关键区域安装U型护栏3100余米,通过物理隔离实现人车分流。

  尤为可贵的是,治理者没有止步于硬件改善,更通过“雷锋哨”等平台倾听民意,动态优化设施布局,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互动机制,让冰冷的护栏有了温情,从单向管理走向了共建共享。

  “乱停车少了,出行更安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的师生赞道。数据显示,芙蓉北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5%,改造后行人横穿、车辆乱掉头现象减少80%,机动车违停率下降60%,道路颜值与秩序双提升,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获市民广泛认可。

  望城区以匠心雕琢城市细节,以温情化解治理难题,解开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密码”,让城市成为承载人民美好生活的温暖家园。

  大提能:以发展为核心的动力引擎

  芙蓉北路望城段的整治提质,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的升级,更是成了激活农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沿着芙蓉北路一路奔驰,一幅幅村强、民富、景美的振兴新图景令人振奋。

  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次的整治提质中,恒雅高级中学和多家企业的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人纷纷点赞。

  恒雅高级中学负责人回忆:“整治以前,道路两厢绿化品质不高,没有层次感,加上车辆和行人的碾压践踏,导致绿化草皮破坏、黄土裸露,师生意见很大。”在该校门口附近有几处因为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违章建筑,被人租来当临时厂房,没有绿化不说还违规堆放垃圾,严重影响了市容。面对违建“硬骨头”,桥驿镇经过多轮调查取证,强化政策宣讲,积极化解当事人疑虑,依法依规完成拆除工作,累计拆除道路两厢历史违建690平方米和超时临建钢架活动板房1000平方米。整治后,园林部门沿林缘线配置小乔木灌木,组团配置色叶乔木、开花乔灌木,丰富季相变化,增加四季观赏性,校园入口阵列式种植增强了入口仪式感和昭示性。

  “现在我们学校周边成了风景线,春看花开、秋赏叶红,师生上下学也安全了。”恒雅高级中学负责人欣喜说道。

  穿过生机勃勃的“三色桥驿”景观廊道,很快来到了位于谭家园村的“茶亭花海”北入口,这个曾经容易被人忽视的普通路口,正以惊艳之姿迎接着八方来客。

  入口处的大型茶亭山水主题墙绘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与惜字塔浮雕相映成趣,与绿景里的镂空艺术墙剪影相呼应,树荫下还贴心准备了长椅,让过往行人眼前一亮,忍不住驻足小憩。

  “看!‘茶小亭’在那儿呢!”顺着孩子们的指引望去,“茶亭花海”吉祥物——萌态可掬的茶小亭塑像在入口处迎宾。这个诞生于花海IP征集大赛的冠军形象,如今以景观小品形式点缀广场,为文化地标注入青春活力,成为游客争相合影的“团宠”。

  “以惜字文化为IP,将入口景观与花海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网红打卡点,既提升了入口景观品质,又为游客提供了便利。”茶亭镇副镇长谢宇星介绍。

  “茶亭花海”北入口节点项目总面积4600平方米,总投资153万元,在提升芙蓉北路的整体颜值的同时,将功能相对单一的公交首末站打造成了宽敞的游客集散广场,构建起“交通+旅游”的复合型服务空间,让游客从抵达芙蓉北路的第一刻起,便能享受无缝衔接的花海游览体验,大幅提升了景区可达性与游览舒适度。

  这条振兴路上,乡村振兴的望城新篇章正在开启。

【作者:朱华 邓艳红】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