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停车场蜕变为“星光球场”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通讯员 吴兰芳 吴双乐

欢呼声穿透夜空,呐喊声此起彼伏,清脆的哨声划破乡村的宁静……近日,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戴公庙村的“星光球场”上,历时两个多月的“新奥·金富”杯“楼BA”男子篮球争霸赛圆满落幕。92场激烈角逐在此上演,8000余名观众现场助威,这座承载着村民期盼的球场,不仅见证了赛事的激情,更诉说着一个从闲置停车场到乡村“新客厅”的蝶变故事,成为戴公庙村党总支推动“民声”变“民生”的鲜活注脚。

球员们在新球场上激烈比赛。图片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吴兰芳 提供

村民盼球场心切,党员上门解开“选址结”

“村里要是有座像样的篮球场就好了!我愿意把璞园农庄停车场的一部分腾出来,这样咱们打球就不用跑老远了!”篮球爱好者肖彪的这番话,道出了戴公庙村不少村民的心声。彼时,二十五组村民组长王灿佳也紧跟着附和:“要是能建在我们组附近更好,闲时打球、练太极都有地方!”

长期以来,戴公庙村没有标准化篮球场,村民想开展体育活动只能“望场兴叹”。不少篮球爱好者要跑到周边体育馆才能酣畅一战,路途奔波间,打球的热情减了大半,凑齐队友更是难上加难。这份迫切的“民呼”,在戴公庙村党总支“三下三强”走访机制中被精准捕捉,迅速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

可梦想刚起步,就碰到了“硬骨头”。村民们都想把球场建在自家组里,少数村民还担心占用集体土地,提出要资金补偿,选址和土地无偿使用成了最大阻碍。村党总支当机立断成立党员攻坚专班,党员干部亮身份、扛责任,逐户上门听诉求,把屋场会开到村民家门口,细细讲解球场带来的惠民好处;施工现场设点驻场,随时协调分歧。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一场场公平公正的协商,不仅化解了多年的土地矛盾,更系紧了邻里“同心结”,让球场选址最终敲定在惠及全体村民的最优位置。

球场改造前。

你提金点子我监工,村民齐心建球场

“师傅,这块砖横着铺更平整,水平线能更直!”球场施工工地上,村民龙维蹲在地上,认真地向施工人员建议。作为一名工程施工员,得知村里建球场后,他主动加入,把专业知识用在了“家门口的工程”上。

为了让球场真正建到村民心坎里,村党总支以民主协商为抓手,搭建起多元议事平台:屋场会上,村民围坐一堂畅谈功能布局;线上议事群里,大家随时留言提设施配套建议;施工现场,村民直接参与施工细节讨论。从球场的看台高度到灯光亮度,从休息座椅的设置到周边绿化的搭配,村民的“金点子”被逐条梳理、反复研讨,最终融入设计方案。

球场改造后。

施工阶段,戴公庙村纪检成员和村民代表自发组成质量监督组,每天守在工地,从材料验收、工程进度到施工工艺,全程盯防把关。“专业施工+群众监工”的双重保障,让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原本的废弃停车场,在众人齐心之下,渐渐蜕变成设施齐全、颜值在线的“星光球场”,更凝聚起全村上下的振兴合力。

球场不只有球赛,更成了邻里情谊“新客厅”

“在村里的球场打球,呼吸着新鲜空气,邻里们聚在一起加油喝彩,感情都近了不少!”参加街道啦啦队的夏女士,提起“星光球场”便赞不绝口。

拉拉队员为球员们加油。

如今的“星光球场”,早已超越了体育场地的单一属性,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新客厅”。“楼BA”赛事期间,村民们既是摇旗呐喊的观众,又是忙前忙后的志愿者:有人负责场地布置,有人帮忙维持秩序,有人烧水泡茶招待远道而来的球员。昔日闲暇时的“家长里短、闲言碎语”,变成了赛场上的“切磋比拼、携手互动”。

这里不仅是体育赛场,更是政策宣讲的“露天课堂”、文化展演的“乡村舞台”、邻里议事的“便民平台”。政策宣传员借着村民聚集的机会讲解惠农政策,文艺爱好者在这里编排节目展演,村民们遇到问题也会约在球场边,伴着晚风聊聊解决方案。赛场边的欢声笑语消融了隔阂,邻里情谊在并肩喝彩中愈发深厚,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图景。

“从球场建成到‘楼BA’落幕,我们把村民的建议变成了暖民心的‘金果子’。”戴公庙村党总支副书记吴琼说,这背后是“人民有呼声、组织抓落实、大家齐参与”的良性互动,更形成了“娱乐有场所、议事有平台、邻里有温度”的治理新格局。

【作者:邓艳红】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篮球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