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霸榜全国TOP5!长沙县何以造就“五项全能”|松雅湖观潮

相链区块链

长沙县,再次霸榜全国百强县市TOP5!

9月21日,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长沙县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第5,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4、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4

发布该榜单的中小城市研究院(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是致力于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百强区、全国千强镇)的权威智库,成果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刊登于《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

五张榜单,尽列前班;五项全能,何以造就?

今天,松雅君带你一起来看,争当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长沙县,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第一序列中笑傲群雄。

(一)综合实力——

有知名经济学家曾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头部县域竞争将会尤其激烈。高手过招,长沙县如何稳坐全国五强席位?

县域经济是县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探寻长沙县持续领跑的背后逻辑时,松雅君注意到一组漂亮的数字,充分彰显出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潜力: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创历年新高,较上年度提升了8.8个百分点。

此外,除了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今年7月举行的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新评出了包括长沙县在内的7个“超强县”。

根据官方说明,超强县要衡量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七大因素,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中等地级市、部分省会城市水平”,具有较高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因此,有人将这7个超强县称作是未来引领中国县域发展的主角。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且唯一以“县”为名入选的单位——长沙县,发展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二)绿色发展——进

从2021年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6位,到如今跃升至第4位,一直以来,长沙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步一个脚印,绘就“美丽星沙”斑斓画卷。

打造推窗见绿生态美景:长沙县将绿色理念深入融入城乡建设和生态治理,把“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大生态文明建设“国字号”招牌收入囊中。截至6月30日,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与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连续保持100%;县内新开工民用建筑100%为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94.2%,在线公交中清洁能源占比高达91.2%,让生态底色嵌入居民日常美好生活。

打开点绿成金想象空间:村庄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和美乡村建设释放美丽经济;农文旅深度融合,带来“何必远方”的微度假新风尚,2021年至2024年,长沙县游客量从2101万跃升至2964.03万;持续核算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让山山水水有了“价格标签”;积极探索水权平台交易,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打出追新逐绿产业王牌:深耕“绿色智造”,通过创建绿色低碳园区、高标准建设产业集群、加速数字化智能升级等,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一重工18号厂房的智能生产线产能提升123%,能耗下降29%;广汽埃安实现53秒下线一台新能源车,背后是废水零排放的循环系统......截至目前,长沙县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示范企业超20家。

(三)投资潜力——强

自2022年起,长沙县就稳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接连“探花”背后,长沙县做对了什么?

在松雅君看来,如果把投资行为比作春种秋收的耕耘,那么长沙县不仅提供了一流投资环境的沃“土”,更盛产着优质投资机会的良“种”,为市场主体来这里培育“参天大树”、收获“丰硕果实”坚定了信心。

在这里,投资环境吸引力持续增强。

先看区位。长沙县地处华中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的交汇中心;坐拥“湖南空中东大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位居长株潭核心地带,“米”字形高铁网络穿城而过;域内自贸区、临空区、综保区、经开区、会展区“五区叠加”,红利buff叠满。

再看营商环境。这几年,长沙县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着力打造营商环境4.0版。政务服务改革上,“高效办成一件事”省级上线重点事项今年已突破10万件办件量;“三带三抓两促进”精准服务企业行动问题解决率达98.94%;连续两年成功入选“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让“在星沙都最好”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这里,投资机会变现力加速释放。

青春之城,书写无限可能——长沙县青年人数超50万,青年人口10年激增31.7%,共享“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生态圈,共同创造城市未来的模样。

产业之城,澎湃发展大潮——先进制造、低空经济、未来医药、航空物流、咖啡产业......县区加快崛起的“358”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拓展广阔投资空间,孕育多元发展机遇。

(四)科技创新——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破解“转化率”难题,将实验室的“盆景”落地为产业化的“风景”,已成为各地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长沙县荣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位,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供了鲜活的“星沙样本”。

首先,大力提质县区科技创新格局。主动融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布局,大力实施“4710”创新跃升行动,重构“两城一湾一基地”区域创新生态。目前,县区累计布局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40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237家、市级157家。

其次,不断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实施高质量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上市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五级梯次培育库。

截至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16家,长沙县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3家。

第三,坚持以市场应用牵引科技成果转化。今年5月,世界500强斯泰兰蒂斯集团在长沙经开区启动研发中心;9月,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正式启动…….

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长沙县不断强化“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链条培育,贯通“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演化路径。

(五)新型城市化质量——融

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4位的良好成绩,蕴藏在长沙县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点一滴里。

2023年12月,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长沙县等18个县(市)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

这一身份,既是对长沙县既往实践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期待,其核心在于一个“融”字。

产城融合:

以会展片区为例。几年前,这里还是长沙东南城郊的一片荒地。如今,一座以会展经济为引擎、生态绿洲为基底、教育矩阵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城正加速崛起——

平均每平方公里规划一所学校,形成覆盖0至18岁的全龄教育链;自贸人才公寓开业,638套精装公寓,吸引会展策划师、跨境电商从业者等年轻群体;人均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一带一轴一洲一湿地”生态格局,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居民日常;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广场迎来试营业,“会展+商业”模式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城乡融合:

2023年-2025年,计划实施农民安置房小区公共安全提升工程项目43个,增强人民群众居住安全感;

2024年,全县共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4.9万亩,让农田变良田;

坚持“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工业科技游等精品路线,推动湘龙文创园、浔龙河山野乐园、池上庄园民宿等发展,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种草”长沙县;

围绕长沙绿茶、种业、预制菜等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示范工程、香他她总部等项目建设......

长沙县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核心不再是土地和人口的简单扩张,而是发展模式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升级。

时代,激流滚滚;发展,浪潮涌动。长沙县始终事争一流、弄潮而立,无愧县域经济“优等生”称号。

面对新的重大战略之机、之势、之责,如何再铸辉煌、续写传奇?

且看——

前路灿烂,“星”辰闪耀。

【作者:】 【编辑:星沙时报】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