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 湖南伢子携手阿里巴巴共筑“外贸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高新麓谷记者 李立婷)黎路,湖南常德人,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现任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运营总监。就读日语专业的他,毕业后去了一家日资企业,2017年,因机缘巧合深入阿里巴巴跨境业务板块,2018年,加入了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本服中心”)项目运营,2019年,将该中心的成功经验带回家乡。

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黎路。李立婷 摄

他描述自己是被“拉入”阿里巴巴跨境平台的,通过与友人多次聊天,最终下定决心辞掉一份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和小伙伴们去重庆创业。“随着‘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我觉得外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会非常大,商机也会非常多。”黎路表示,他没有想过前方的路有多难走,只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行业,就跟着走了。

3月14日,新本服中心在长沙高新区正式启动,将整合企业、服务、资源三大聚集,为当地中小微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及外贸全链条服务的本地化、集中式服务平台综合体,共建本地化外贸生态服务体系。

对传统外贸弊端绕道而行

企业自主学习与成长

“很多企业都习惯用省事的渠道将产品销售往国外,最常用的渠道就是寻找外贸公司,但这样一来,企业发展外贸时不仅存在渠道单一性,更因不能直接面对客户群体,无法及时改善调整企业产品,导致失去更多商机。”黎路表示,沿海外贸公司的采购都是直接从内部工厂拿货,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货卖到国外去了,但永远不知道卖给谁,一直在这种封闭的环境做下去,企业易处于被动状态。

让企业发展外贸的状态由被动转向主动出击,带着这样的初衷,黎路与其合伙人根据地方特色,着手运营新本服中心。“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会给有意向入驻本中心的企业进行面试,确保企业有主动去了解、学习外贸业务以及愿意自主成长的意识。”黎路说。

自该中心成立以来,成功的案例也不少。2017年,有一家销售摩托车整车的公司从外贸朋友处得知新本服中心,第一时间就决定入驻新本服中心。2018年5月14日,新本服中心陆续为该客户提供客户外贸专员、国际站平台搭建、店铺装修、新手特训营等服务,在平台开通后的第三个月,该公司迎来了其线上的第一单,同年9月,该公司呈爆发式增长,成交了史上最大一笔订单——105万元。

“这样的模式开展下来,企业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接触到更多商机,展示更多文化与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能为湖南培养一批跨境电商人才,两全其美。”黎路说。

注入“新”鲜血液

拉长外贸服务链条

“我们以服务当地存量客户为基础,将通过孵化、引导直接创造一批新外贸企业和团队的建立,推动本地创新创业。”黎路介绍,新设立的外贸企业和团队,更会带来一批新的就业岗位,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从此由点及面,引领当地更多年轻人投身新外贸和创新创业。

此外,还可帮助生态伙伴,通过集约化、本地化服务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能,更贴近客户,形成良好互动黏性。同时,通过拉长服务链条,从单一服务类别拓展到更多服务内容,增加生态伙伴利润来源。

据了解,随着国家政策利好陆续发布、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城市适合引进新本服中心。2018年,新本服中心将第二个试点放在高新区,黎路与其合伙人考虑到自己是湖南人,所以特别愿意为老家做点贡献。“2018年,长沙市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名湖南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助推湖南跨境电商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回湖南,帮助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家乡发展。”黎路说。


对话

记者: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成功运营将会给高新区带来什么利好?

黎路:新本服中心可培育外贸新鲜力量,完善当地高校相关专业新外贸人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外贸知识和技能的长效输送体系;可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外贸企业向新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新外贸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和大量就业岗位,保存当地高校培养人才留在本地,吸引外出人才回流和外地人才集聚,支撑当地新外贸企业持续成长和本地经济活力。

记者:你如何评价高新区营商环境?

黎路:我认为高新区发展挺好的,在这样的产业集聚区发展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还有政府扶持,其未来的物理空间和发展空间都非常大,所以对我们来说,很愿意在这样环境下,助推高新区企业向外贸、跨境电商领域转型。

【作者:李立婷】 【编辑:段欣妤】
关键词: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