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六星耀苍穹!“新区造”卫星织就商业航天新图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7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傅斯敏 通讯员 陈红微)北京时间5月17日12时12分,记者从新区企业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天仪研究院”)获悉,由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6颗商业卫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6颗卫星涵盖多个领域,包括1颗商业SAR遥感卫星“天仪42星”,2颗光学遥感卫星“天仪29星”“天仪35星”,以及3颗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天仪34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全系列覆盖了该公司20kg至300kg级卫星平台产品。6颗卫星精准入轨后,各项遥测参数均正常,卫星帆板、天线均顺利展开。
本次任务最受瞩目的“天仪42星”是一颗轻小型、低成本、高性能C波段SAR卫星,也是天仪研究院与张掖星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第2颗商业SAR卫星。
据介绍,该卫星搭载的天仪新一代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高效、稳定地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同时,还具备业务化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能力,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监测。
天仪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天仪42星”将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监测、海洋与海岸监测、灾害应急管理等关乎民生的关键领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常态化、高品质、自主可控的商业SAR图像数据服务。
此外,该卫星入轨后,还将与神启号01星、涪城一号协同开展重轨干涉成像,可为全球提供干涉测量周期为3-4天的业务化InSAR服务。
除核心SAR卫星外,本次任务还包含了2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与3颗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形成“遥感+科研”的立体化布局。
后续,天仪研究院将联合张掖SAR星座的神启号02星与“天仪29星”“天仪35星”两颗光学遥感卫星开展光-SAR协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实现两类遥感数据的高效融合处理与精准利用,提升复杂环境下对地观测数据的完整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为灾害应急监测、环境监测、资源动态评估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空天信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的5颗卫星均搭载了新区企业湖南揽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揽月机电”)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姿控组件,包括20台反作用飞轮。作为国内商业航天的“隐形冠军”,揽月机电已为207颗在轨卫星提供高可靠姿控服务,凸显长沙航天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
自2016年成立至今,天仪研究院已累计完成20次太空任务,体系化部署了37颗卫星,此次发射任务作为该公司的首次“一箭6星”任务,不仅实现了从“单星验证”到“批量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更构建起了全球首批C波段商业SAR卫星从“卫星设计-星座运维-数据服务”的全产业生态链。
“我们将持续以‘为商业SAR遥感卫星的规模化组网运营提供全链路技术支撑,打造高可靠、高性能的SAR星座服务体系’为目标,推进商业小卫星技术体系的迭代升级,全面赋能空间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生态建设,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天仪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随着6颗“新区造”卫星入列苍穹,中国商业航天正以硬核科技与产业聚合之力,加速迈向“服务全球、赋能万物”的新纪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