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飞:当兵时护山河,送餐时守街巷|《新区“新”工匠》系列报道④

相链区块链

劳模工匠名片:

邢飞,中共党员,退伍军人,“饿了么”外卖平台骑手。其所在站点获评“党员示范先锋岗”,以“迷彩魂”续写外卖骑手新篇章。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日均工作15小时、单日配送70余单、3年带出百名新人——退伍军人邢飞的“骑手”生涯,写满了敬业与担当。

回望16年的军旅生涯,他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抗击过南方冰灾、守护过抗洪前线;脱下军装后,他将部队淬炼的坚韧注入外卖行业,成为同行眼中的“跑单王”,更以党员先锋的使命感,带领骑手队伍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他的故事,既是一个退伍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奋斗缩影,也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城市社区“双向奔赴”的生动诠释。

退役不褪色:从“铁血尖兵”到“城市骑士”

“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个月没见过面。”这是邢飞与家人的生活常态。早上7点,当妻儿仍在熟睡时,他已经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楼宇间;午夜12点归家,家人也早已熄灯休息。这样的节奏,他已经坚持了3年。

这份劲头,源于军旅生涯的淬炼。在军队时,他先后参与过汶川地震废墟搜救、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抢修等重大任务,功绩累累。他告诉记者,“部队教会我,平凡事坚持做,也是伟大。”所以在2021年,穿上“外卖蓝”成为骑手后,邢飞也坚持将军事化作风融入送餐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不平凡的光彩——路线规划精确,餐品分区摆放,杜绝洒漏。一次午高峰,他创下2小时配送40单的纪录,同事都惊叹不已。

军人底色,在危急时刻尤为耀眼。去年寒冬,一位老人在车流中摔倒,邢飞毫不犹豫冲上前,用身体挡住后方车辆,直至120赶到。面对“扶不扶”的争议,他答得干脆:“我是党员,也是退伍兵,见危不救算什么人民子弟兵?”

如今的邢飞已经是河西片区的早班组长,和几十名同事奋战在喧嚣城市的一线。据同事描述,每次公司有新入职的成员,都会优先派给邢飞,让他带领。三年来,他先后培训了100多位新成员,同组的成员也都亲切地称他为“邢大哥”。

双向奔赴:驿站灯火照亮共治图景

走进银盘岭街道的“骑士驿站”,充电桩“嘀嘀”作响,微波炉飘出饭菜香。邢飞给手机充上电,捧着一杯水与记者交谈:“天热一瓶水,天冷一杯热茶,还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自从有了驿站,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就有了避风港。”
  在湘江新区,有着庞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为了让这类人群感受到工会的关心、暖心、贴心,新区围绕他们的实际需求,在每个社区都建有2到3个驿站,配备有冰箱、急救药品、图书角等设施,让骑手们的职业幸福感、归属感与日俱增。

温暖,催生出反哺的热望。“新区拿我们当自己人,我们也要护好这座城!”在邢飞的以身作则、引领示范下,不少外卖小哥都陆续参与到志愿服务和社区基层治理中——协助交警疏导拥堵路段、走街串巷检查城区安全隐患……成为了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这场动人的双向奔赴,邢飞是关键纽带。为了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他成为红十字会编外救援人员,还正在自学考取消防证。“应急救援是我的老本行,不能荒废。”邢飞一直计划成立一个骑手应急小队,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其他的骑手,他总说:“骑手群体基数大,又走街串巷,就是移动的‘安全眼’。”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很多骑手在日常送餐时都会注意排查消防隐患、上报井盖破损,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夜幕降临,邢飞的电动车仍在道路上飞驰,车筐里载着热腾腾的餐食,也载着一名退伍军人对工作的坚守,以及对城市的深情。他的故事,是新业态劳动者“向上生长”的缩影——工会驿站点亮了归属感,应急救援技能赋予了新的使命,城市的关爱与“需要”,让“骑手”超越了职业标签,成为了基层治理中新的“先锋力量”。这场“双向奔赴”写满了温度与希望,而且仍在继续。

【作者:罗杨】 【编辑:罗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