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5分钟”寻回2岁走失幼童!岳麓书院“三圈布控”守护五一客流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陈丹妮

“五一”假期,岳麓书院游人如织。5月1日上午10时,御书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母亲焦急地向正在巡逻的民警求助:“帮帮我,我儿子不见了!”得知情况后,桔子洲派出所值守核心区的民警立即启动“黄金五分钟”应急预案,对讲机里迅速传递指令,景区广播同步播报寻人信息,智慧安防系统飞速锁定轨迹。短短几分钟,在湖南大学中国书院博物馆的石凳旁,民警就找到了蜷缩着的2岁男孩。当孩子扑进母亲怀中的瞬间,母亲热泪盈眶,连声向民辅警道谢。

这惊心动魄又温情脉脉的一幕,正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景区“三圈布控”体系的实战剪影。作为日均接纳6万游客的开放式景区,桔子洲派出所精心编织出专属新区的平安密码。

科技赋能,筑牢“三圈守护”铜墙铁壁

记者获悉,为应对五一期间骤增的客流量,湖南大学校园报警中心智能指挥室全面升级智能安防系统,首次实现重点区域客流热力图实时动态分析。湖南大学社区民警杨德君指着指挥部大屏告诉记者,一旦某个点位亮起“红色预警”,指挥部便如臂使指,迅速调度警力前往疏导。目前,依托安防系统,五一当天景区刑事警情量同比直降62%

“桔子洲派出所依靠大数据平台,使得‘核心圈—管控圈—防护圈’环环相扣,特巡警背着20斤重的战术背心全天候驻守,岳麓分局在登高路步行街设立‘移动警务站’,校园护卫队队员配备一键报警对讲机巡逻,构筑起密不透风的安全屏障。”五一假期,杨德君执勤任务十分繁忙,他边走边同记者介绍着。

接地气,警务包变为“百宝箱”为人民服务

来到长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成为不少游客必打卡之地。在“千年学府”牌楼前,两位游客因拍照站位发生口角。正在巡线的杨德君见状快步上前,笑着掏出手机:“您二位试试这个角度,拍出来肯定美!”他化身专业摄影师,巧妙构图、耐心引导,瞬间将剑拔弩张化为欢声笑语。像这样的“非警务警情”,占假期接警量的七成。

“长沙这片红色热土,遍布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此次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希望通过化解微小矛盾,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长沙的热情好客,为旅客留下快乐的足迹。”面对矛盾纠纷,杨德君有实招,他总结出“调解五步法”——降温、倾听、共情、折中、见证,将矛盾化解于无形。

说着,杨德君打开了警务包,里面内有乾坤,堪称“百宝箱”。只见,创可贴、糖果、景区导览图等一应俱全,随时准备为游客排忧解难。

薪火相传,厚植千年学府的“平安基因”

当夜幕笼罩岳麓山,岳麓书院闭馆广播响起,杨德君的工作却仍在继续。他打着手电,与安保人员穿梭在古建之间,逐一检查35处木质建筑的消防设施,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确认是否有滞留游客。“这些历经千年的古建筑,容不得半点火星。”杨德君神情极为严肃的回忆去年国庆拦截游客携带打火机的惊险一幕,他表示,“守护文物安全,同样是平安建设的重任。”

采访最后,夜已黑,派出所的勤务日志则记载着更深切的守护:今年春节期间至今,4名走失儿童重回亲人怀抱,11起纠纷圆满化解,213次便民服务温暖人心。而杨德君的手机计步器显示,他日均行走3万步,两双制式皮鞋磨破了底。当最后一波游客踏着月光离去,书院围墙外红蓝警灯依旧闪烁,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千年文脉。

这座没有围墙的千年学府,正被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安全围墙”温柔守护。这道“围墙”,是科技编织的智慧网络,更是岳麓公安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用生命践行的平安承诺。正如游客在游记中写道:“漫步岳麓山,晚风拂面,我触摸到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心跳!”

【作者:陈丹妮】 【编辑:陈丹妮】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