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西行“取经”,新区企业组团赴德国研学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妤 通讯员 罗慧)11天9晚,跨越法兰克福、斯图加特、亚琛等德国创新重镇……近日,湖南湘江新区企联企协率华自科技、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航天环宇通信科技等一批本土优秀企业,赴德国踏上了一场深度研学之旅,零距离探寻德国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为湘企高质量发展与扬帆出海汲取宝贵经验。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由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指导,新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织。

研学首站来到法兰克福科技创新学院。这里聚焦科技创新的应用研究、教育培训与技术管理,为企业出海搭建跨领域支持平台。

随后,研学团一行来到“德国研发,中国智造”的融合战略平台海德堡科创园,作为中国产业在欧洲的重要桥头堡,这里打造的“离岸创新基地”的定位,为中国开发区和企业在欧洲的发展搭建了关键平台。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场景验证”闭环创新模式,则让研学团眼前一亮。“KIT的闭环创新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产学研协同的强大力量。华自科技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将尝试搭建类似的内部创新平台,让创新成果更快落地。”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长沙精实董事长袁江锋难掩兴奋。

在工业重镇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大学与当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形成的良性互动生态,生动诠释了高校如何深度赋能区域产业升级。而走进百年企业斯蒂尔(STIHL)的生产线,“隐形冠军”的魅力直观可感。在亚琛工业大学创新园区,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IPT)的场景更令人印象深刻。

最令研学团“茅塞顿开”的,当属“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的现场分享。他系统拆解了隐形冠军成功的九大要素,尤其强调了“专注”与“开放”的辩证统一。这与湖南多家企业聚焦细分赛道、攻坚核心技术的发展路径高度共鸣,为其从“小巨人”迈向“全球冠军”点亮了思想明灯。

研学团还走进了全球唯一S级奔驰组装地奔驰芬根工厂、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和自动化研究所(IPA)等地,其前沿实践,为湘企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路线图”。

“奔驰的自动化生产和IPA的工业4.0实践,路径清晰可见。我们将把这些经验融入自身的检测认证服务,助力更多湘企优化升级生产流程。”博纳检测认证董事长易亮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德国研学不仅让湘企近距离学习德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学研融合、细分市场深耕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更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帮助企业深耕核心技术、锚定细分定位,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出海新路径。

新区企联企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合作资源,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优质平台精准对接。同时深度整合新区企业力量,助力企业淬炼国际竞争力,为新区企业昂首走向世界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作者:杨文妤】 【编辑:杨文妤】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