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变“赛道”,新区“苏超”玩出花了|大麓记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最近,地方体育赛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反复冲上热搜,被网友称为“苏超”。精彩的赛事、密集的话题层出不穷,全民热情在网络上的“燎原之势”,生动诠释了赛事经济的澎湃动能。
眼下,这股“以赛兴城”的热浪正席卷全国,赛事经济已跳出“一时热度”的局限,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新赛道。在湖南,万众瞩目的本土“湘超”蓄势待发,即将接过“出圈”的接力棒;而作为湖南发展高地的湘江新区,将赛事转化为“赛道”,奏响赋能城市的发展强音——
全球瞩目的QQ飞车手游亚洲杯在此巅峰对决,顶级电竞赛事牵手湖湘文化破圈出海;2025年长沙马拉松即将开跑,又将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全链条;还有全民参与的社区运动会如火如荼,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湘江新区如何能像“苏超”一样,将一场场赛事“流量”的瞬间爆发,转化为滋养城市肌理、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能?
答案就藏在其精心构筑的“赛事经济生态”中,全年不间断的赛事活力与全民参与的深厚土壤,让赛事经济得以在新区乘风破浪。
从“赛场热”到“全城火”,变“赛事流量”为“城市增量”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这不只是浪漫的情怀,更成为湘江新区赛事经济蓬勃生长的生动注脚。
8月9日,湖南师范大学江湾体育馆内,QQ飞车手游亚洲杯总决赛燃情开赛。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同场竞速,吸引无数玩家从屏幕前走向线下赛场。
数据显示,本次赛事总售票超3000张,非湖南籍观众占比超65%,非长沙本地观众更突破80%。亿万线上关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线下消费活力,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链条应声激活,赛场热度迅速蔓延至全城。
这场国际电竞赛事的价值,更不止于比赛日的瞬时火爆。
赛事专属的冠军奖杯“醴陵五彩・亚洲之翼”惊艳亮相,将醴陵五彩瓷的温润光泽与马王堆西汉漆艺的古朴神韵巧妙融合,成为向全球玩家传递湖湘文化的独特载体。同步官宣的“QQ飞车飞跃华夏计划・湖南版本”,更将层林尽染的岳麓山、烟火升腾的长沙夜市等城市地标植入虚拟赛道,让更多人可以通过数字世界“云游”大美新区——赛事俨然成为城市文旅最鲜活的“宣传片”。
同样备受期待的,还有即将开跑的2025长沙马拉松。历经多年打磨,这项赛事已从中国田协铜牌赛事升级为世界田联“双金赛事”,吸引力持续攀升:2024年报名人数达15万,参赛人数3万人,省外跑友占比70%;2025年报名人数已经突破21万,3.5万个参赛名额一席难求。
其赛道设计匠心独运,深度绑定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等城市核心文化地理标识。许多外地跑友“为一场马,赴一座城”,目标不仅是奔跑,更是深度体验伟人故里、湖湘文化与网红长沙的魅力。长马组委会也深谙此道,为跑者提供美食折扣、酒店优惠,举办融合体育、文化、美食、旅游的马拉松博览会,构建消费闭环。据测算,2024长马为长沙带来的综合经济“影响力”高达8亿元。
回望去年冬日,乒超联赛的热度同样令人记忆犹新。2024年12月,乒超联赛第一阶段赛事落地新区,国乒名将与外援组成的豪华阵容引爆期待,5天10个单元的门票早早售罄。
能容纳8000人的中南大学体育馆场场座无虚席,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驱散冬日寒意,更持续带动周边消费升温,成为赛事赋能城市发展的又一鲜活案例。
从“一阵火”到“持续兴”,构建赛事经济生态圈
顶级赛事的光芒夺目,带来的效益喜人,但湘江新区赛事经济的韧性与厚度,更在于其精心构建、层次丰富的全民赛事生态圈。这不仅是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持久“留量”的关键,更是支撑赛事经济活力的坚实底座。
2024年9月,省委书记沈晓明专题调研体育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着力完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支持举办更多符合城市气质、年轻人喜欢的重大赛事,实现以赛助旅、以赛兴城。湘江新区的实践,正是对此的生动响应与积极探索。
近年来,湘江新区持续投入,打造贯穿全年的群众性赛事体系。仅看近三年——
2023年,莲花神仙谷乡村运动会、首届社区运动会、首届趣味运动会、首届“湘江杯”篮球赛等接连不断,全年176支队伍、4000余人参与各级赛事;
2024年,赛事规模与热度持续升级,第二届社区运动会吸引了77支社区代表队、1300余名群众参与。第二届趣味运动会与首届气排球赛则汇聚了98支机关、街镇队伍,1500余名干部职工同场竞技,这些赛事有效促进了社区活力、机关交流与健康生活理念普及;
今年更是热度不减,湘江新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区级决赛8月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90余支社区(村)队伍、1200余人角逐六个项目,草根热情在足球场、篮球馆、广场舞池中尽情释放。
广泛的群众参与是赛事繁荣的土壤,更是赛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当大王山欢乐雪域的冰雪旅游节滑雪比赛鸣锣开赛,当社区广场上的居民随音乐舞动,市民的运动热情被一次次点燃,体育消费市场也随之升温。
这股热情也将直接带动赛事运营、体育培训、装备销售、活动策划等一整条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群众参与—消费升温—产业壮大—赛事升级”的良性循环。
当然,赛事的价值不止于点燃消费,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城市。每一次大型赛事的筹备与举办,都是对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文化氛围的全面检验与迭代升级。
顶级赛事如QQ飞车手游亚洲杯,为湖南贴上了“电竞文化标签”;长沙马拉松、“湘超”等赛事则持续聚焦城市关注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而群众赛事则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在社区街角培育着健康风尚,也拉近了邻里间的温情距离。
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文旅融合的深化、公共设施的完善、居民幸福感的增强……这些都是赛事赋予东道主最珍贵的“留量”资产。
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持续释放的长久影响、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伦敦东区的彻底改造,赛事为城市赋能的从来不是烟花般短暂的绚烂,而是深远持久的成长动力。
湘江新区深谙此道——顶级赛事吸引来全球目光,全民运动燃动起街巷社区,城市便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澎湃动能。
“苏超”的火热揭示了赛事经济的广阔空间,而湘江新区的实践则证明:唯有构建层次丰富的赛事生态,让高光赛事与全民热忱相互交织、彼此成就,才能让“流量”真正落地生根,淬炼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留量”。
这,正是属于新时代城市的“赛事宝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