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站“C位”, 新区企业“智”造闪耀|2025世界计算大会创新成果直击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黄荣佳
初冬的星城,因一场顶级科技盛会而热潮涌动。11月20日至21日,以“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 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启幕。
在本次大会备受瞩目的创新成果展上,中联重科、安克创新、希迪智驾、中科曙光、比邻星科技等一批湘江新区企业,组成强大的“新区方阵”,集体亮出各自的“高精尖”技术成果。从能“贴标签”的人形机器人,到“泡澡”散热的绿色数据中心,再到“千里之外”精准操控的智能挖机……记者穿梭于各展台之间,近距离感受着“先算一步”的新区智慧,一幅由智算驱动的未来产业图景正变得触手可及。

机器人重塑生产边界
走进展馆,一股未来感扑面而来。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占据“C位”的各类机器人。它们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冰冷道具,而是具备了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体,正深度融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场景。
在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正在上演。一支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成的“超人乐队”稳稳占据舞台中央:钢琴演奏机器人十指在琴键上灵活跳跃,吉他手机器人精准拨动琴弦,架子鼓机器人节奏铿锵有力,吸引了众多目光。

不远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的展台人头攒动。这里的主角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双足人形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记者看到,在模拟的物流分拣场景中,一台轮式机器人接到观众通过屏幕下达的订单指令后,迅速规划路径,灵巧地移动至货架前,利用其协同工作的双臂,稳稳地选取礼品并完成运送。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还能高效地粘贴二维码标签,甚至在VR远程操控下,精准地从一堆玩具中夹取指定的娃娃,动作之娴熟、之稳定,引得围观者连连赞叹“太智能了!”
中联重科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场所有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包括高精度的行星关节模组、摆线关节模组、线性关节模组及核心控制器等,均为自主研发,实现了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在比邻星科技的展位,一台六轴协作机器人正成为全场焦点。它时而流畅地伸展旋转,精准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装配演示;时而在接收到现场观众的语音指令后,灵巧地翻转“手腕”,其惊人的反应速度与灵活性引得阵阵惊呼。“这款机器人深度融合了开源AI大模型技术,实现了从机械结构、电机驱动到运动控制算法的全面开放,”比邻星科技的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补充道,该机械臂配备了多种扩展接口,可灵活接入视觉、语音等传感器,能轻松适配科研实训、工业装配等多种场景。
作为来自湘江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比邻星科技已成功研发30款智能机器人,其快速成长离不开新区提供的肥沃产业土壤和来自清华、湖大等顶尖院校的人才支撑。
创新应用“百花齐放”
炫酷的机器人背后,是强大算力作为无声的支撑。
在中科曙光的展厅,一个特别的“鱼缸”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与传统机房不同,这个“缸”里浸泡在液体中的不是观赏鱼,而是正在高速运转的主板和芯片,液体中不断冒出咕噜噜的气泡,仿佛元器件在惬意地“泡澡”。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遇水即毁,为何这里却能安然无恙?
“这是一种特殊的冷却剂,叫做电子氟化液。它最大的特点是绝缘且零腐蚀性,沸点在50℃左右。”中科曙光负责人解释,当芯片运算产生热量使液体达到沸点时,电子氟化液就会气化,通过相变过程高效地将热量带走,冷却后的液体再重新凝结回流。这套浸没式液冷系统,不仅能让系统性能提升5%以上,让元器件在恒温下输出更大效率,还能显著延长设备寿命,是实现绿色低碳计算的“神器”。

如果说中联重科的机器人展现了未来工厂的雏形,那么希迪智驾则用技术为当下的高危行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在其展位,一台看似大型“游戏机”的远程驾驶舱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舱内,技术人员正轻松拨动手柄,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某水泥矿区的真实挖掘机,正随着他的指令同步挥动铲斗,屏幕上传回的实时画面清晰流畅,几乎感觉不到延迟。
在应用端,创新同样精彩。安克创新的展台前,观众排起长队,争相体验其独立子品牌eufyMake推出的全球首款消费级3D纹理UV打印机E1。
记者看到,观众可以亲手在手机壳、马克杯等日常物品上,打印出具有立体触感的个性化图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路生态构建,”安克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打印机体积相比传统设备缩小了90%,其独创的Amass3DM技术支持浮雕、油画、皮革等触感纹理的打印,实现了突破性的“立体质感”。这让创意不再只是屏幕上“看得见”的图案,更是能捧在手中“摸得着”的质感,为家庭用户和小型创作者打开了无限的创意边界。
漫步在2025世界计算大会的展馆,湘江新区企业的集体亮相,生动诠释了“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大会主题。计算,这一看似无形的技术,正通过这些可感可触的成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湘江新区乃至湖南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