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聚力 探索残疾人关爱服务新路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8日讯(通讯员 李红 龙宇欣)雷锋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下辖4村4社区,残疾人占民政重点民政服务对象近50%。他们面临康复资源匮乏、就业机会少、社会融入难等问题。社工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残疾人家庭普遍经济压力大,康复费用高昂,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培源社工驻雷锋街道社工站打造“锋”行聚力残疾人关爱项目,通过“五社联动”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累计服务残疾对象800人次,取得显著成效。
发挥“锋·力量”,资源立体联动,构建多元支持网络
资源链接不仅回应和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而且促进服务持续发展。雷锋街道社工站采取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的方式,对上链接政策,对下精心策划,与辖区多家单位建立就业联盟,定期在雷锋公园开展招聘会,为就业困难的群体提供后勤、仓储、物流等适配岗位。开发“能力评估-技能培训-岗位对接-跟踪回访”闭环体系,成功促成3位残疾对象稳定就业。肢体残疾的刘某曾因行动不便求职屡屡受挫,社工通过能力评估发现其计算机特长,联合高校志愿者开展技能强化培训,最终推荐其入职某高校后勤数据录入岗,现月收入3200元,从“被动救助”到“主动赋能”实现成功就业。
社工站联动东方红公益基金会开展“情暖邻里·守望计划”三年长效帮扶活动,累计为25名困境对象筹措善款10.8万元。引入长沙市彩虹残疾人公益机构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联动社区、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开展“湘当有爱·四季同行”主题社区活动,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开展专题小组活动,活动内容包含传统节日、情绪管理、亲子互动、儿童关爱、志愿者激励、兴趣培养等形式,让专业资源深度嵌入。
落实 “锋·关爱,服务精准施策,实现靶向破题
社工熟练掌握街道社会救助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四类重点民政服务对象,并建立“困残老小”四类人群专业服务档案共计132份,“一户一档”动态更新,及时了解对象的需求。居民杨某因病致残,与83岁老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体弱多病,生活拮据,因不善沟通,家庭矛盾不断,社工通过“资金+物资+服务”的帮扶模式,获得东方红公益基金会持续现金和物资援助、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照料,引导母子正确的沟通,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增进母子关系。
推行“锋·益行”,品牌持续深化,形成长效机制
雷锋街道社工站建立党员先锋岗,成立一支党员助残先锋队,协助街道各村社区成立帮扶小组,实施“1+N”结对帮扶,在传统节假日对重点民政对象开展入户走访和慰问帮扶。联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培育1支高校学生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入户陪伴、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
项目周期内,雷锋街道社工站聚焦残疾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包括资金物资链接、救助政策宣传、邀请活动参与、就业推荐、入户陪伴、情绪支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经济压力,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搭建社会支持网络,让残疾对象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增加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社工站累计走访辖区内低保、特困、残疾等困境人群175户,开展个案7个,小组3个,社区活动12场,发展志愿者累计520人,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达998.3小时,链接资源12次,价值8.61万余元。
接下来,雷锋街道社工站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五社联动机制,围绕“湘当有爱 四季同行”主题,结合街道“锋行聚力”残疾人特色服务项目,链接辖区内更多的企业资源、慈善资源,发展和培育更多的志愿者队伍,为辖区内困境群体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绽放。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