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号探深海、变脸机器人秀非遗,天心学子展开“未来科技大挑战”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断舍离智能云衣柜、防电动车逆行识别装置、会变脸的川剧机器人、无屏编程版天心之旅、蓝鲸号海洋科考船……今天,2025年长沙市天心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场交流赛在红卫小学举行,120支队伍近300名中小学生用无屏编程、智能博物等酷炫项目,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来科技大挑战”。

2025年长沙市天心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场交流赛吸引120支队伍近300名中小学生参与。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摄

  “为了解决海洋环境未被完全开发的问题,我们研发了这艘蓝鲸号海洋科考船。”在FLL探索项目汇报现场,来自黄土岭小学六年级的胡恒瑞同学自信地向评委老师们介绍着团队的创新项目。此次FLL探索和FLL挑战项目的主题是“深海潜思”,胡恒瑞和团队小伙伴们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有超过95%的深海区域未被人类探索,于是萌生了制造一艘海洋科考船的想法,并通过对船体轻量化处理、增加能源储备箱等设计上尝试解决深海探测场景中的痛点。“这是我第四次参加FLL探索挑战项目,每年不同的主题都很有意思,我们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队长侯晴芹告诉记者,在过程中队员们互相包容、配合,不仅提高了科学素养更培养了团队意识。

黄土岭小学学生正在向裁判展示他们的蓝鲸号海洋科考船创意项目。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智能博物赛场,一台小巧可爱的搭建机器人一边哼唱一边转动身躯,手持扇子完成变脸。作品的设计者是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初一的黄俊熙、罗思贤两位同学。结合非遗主题,他们选取了川剧变脸。“我们希望用机器人表演非遗,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更了解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记者看到,智能博物选手们制作的作品还有扭秧歌转手绢的机器人、智能皮影戏舞台剧《嫦娥奔月》以及智能龙舟、舞狮等,孩子们用编程科技碰撞出现代与传统的神奇火花。

会变脸的川剧机器人。

  天心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包括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乐高教育、人工智能五类,其中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类通过作品评审的形式开展,科创实践、乐高教育、人工智能类通过今天的现场集中展示交流形式开展。每个类别围绕一个主题,学生们利用无屏编程、机器人搭建、人工智能等手段,用天马行空的创意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青园友谊小学五年级的姜晟睿和队员们模拟火山喷发,发明了侦查海底火山状态的放生鱼;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四年级的王妍乐和曹倬菱利用AI交通数据分析中心搭建了低碳智慧交通系统;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初一学生陈昱林发明断舍离智能云衣柜,为妈妈解决换季清理衣柜的烦恼;因为曾目睹电动车逆行造成交通事故,来自明德天心中学的胡宸明与队友发明了电动车防逆行装置……

会讲故事的智能皮影舞台剧。

  “现在我们要从杜甫江阁出发,途经天心阁,最后到达太平老街。一路上别忘记品尝臭豆腐、糖油粑粑等长沙小吃……”在人工智能比赛现场,裁判现场公布项目要求,选手们两两一组,通过无屏编程开启一段特别的天心之旅。人工智能项目也是今年天心区特别增加的一个类别。天心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屏编程有利于让更多低年级学生加入信息素养活动,扩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面,让思维素养向全龄段推广。

今年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时间活动天心区增加了人工智能项目,无屏编程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

  据悉,在信息化素养方面,天心区已获评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长沙市智慧教育示范区”。下一步,天心区教育局正在筹划制定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从教育教学、学习方式、学生兴趣与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作者:张炎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