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蜡染走上湖南美术馆T台 长沙市实验中学校园社团“顶流”出圈

相链区块链

蜡染作品展。长沙晚报通讯员 马腾宇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马腾宇)7月12日,一股“蓝色旋风”席卷湖南美术馆大厅,由长沙市实验中学美术教师何方蓉指导的学生蜡染作品亮相“种子派对”,蜡染工作坊、校舞蹈团、高一艺术班的同学们进行了蜡染服装走秀,蜡染工作坊的同学们带领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做蜡染。6月25日,汇集55个美育案例的2025年湖南美术馆“种子派对·童年艺术计划”项目启动。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盛宴,不仅展现了校园非遗传承的成果,更让“蜡染”这一古老工艺走进更多人生活。

街舞社的学生身穿蜡染服装表演。

结缘 跟着传承人系统学习

“蜡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手工印染技艺,具有古朴与时尚的民族特色,广泛应用于服饰和生活用品制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何方蓉介绍道。谈起与蜡染“结缘”的故事,何方蓉满眼放光:“第一次接触蜡染艺术是在2019年的凤凰古城,当时的我被漂亮精美的蜡染工艺品所吸引,但苦于囊中羞涩没有买下。两年后,当我再次去凤凰古城时,发现蜡染工艺品不见了,店铺几乎全部变成了旅拍店。景区的游客虽然变多了,却缺少了传统文化的味道。”

何方蓉向王曜老师学习蜡染技术。

“传统艺术被迫让位于‘网红经济’,让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很是痛心。”何方蓉说。一个念头在她脑中油然而生:“我要学习蜡染,我还要教我的学生学习蜡染!”最初,她在网上搜索资料自学蜡染的进展很不顺利,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州级蜡染代表性传承人王曜老师。当听到有中学老师想来拜师学艺时,王曜老师却说:“中学的老师教学任务重,哪有时间传承非遗呢!”被婉拒的何方蓉没有灰心,而是连续几天都去王曜老师的艺术馆学习,用耐心和热爱,以及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取得了认可,如愿成了王曜老师的弟子,开始了系统化的蜡染技术学习。

何方蓉指导学生制作蜡染。

传承 蜡染成为长实校园的“顶流”

蜡染在长实校园的传承,从美术课堂开始。在讲解教科书上的一幅蜡染作品时,何方蓉准备了制作蜡染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蜡染工艺。从蜡染兴趣小组,到蜡染社团,再到蜡染工作坊,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进来,何方蓉带领学生学习多样的蜡染技法,共同创作徽章、钥匙扣、书签等蜡染文创,以及时尚与创意并重的蜡染服装等不同的蜡染产品,让蜡染成为长实校园的“顶流”。

学生进行蜡染创作。

“做蜡染很放松,很解压!”“同学们穿的服装,用的文创是我们创作的,我很自豪!”“我认为我们在用实际行动来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蜡染我还学到了物理和化学知识!”……在周末课余时间,学生们提着蜡染工具奔走于各个场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准备和收尾清洁工作,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甚至只有不到半小时,但同学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脸上、手上被蜡染的颜料染成了蓝色,其他同学笑称他们是“蓝精灵”。

也正是凭借这样一份热爱,长实蜡染工作坊成功“出圈”,登上湖南美术馆的展台,通过其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和专业高度,将师生在校内深耕的非遗蜡染技艺,辐射到更广的社会层面,吸引市民、家庭共同参与,实现非遗从“校园生根”到“社会发芽”的活态传承。“我们将以‘非遗新力量’‘青春印记’两大主题深化创作,通过公益展览和校园推广扩大影响力;推进与高校、非遗传承人合作培养计划,加速筹备学生蜡染专题展出;挖掘工作坊中美术特长突出的学生,着重培养素描等基础技法,打造文化+美术+特长的多向型人才。”何方蓉介绍道。

何方蓉和学生在长沙市第三届中小学“智慧星”特色课程教师素养大赛进行现场展示。

托举 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梦想

“蓝精灵”们的“非遗传承之路”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为蜡染工作坊提供了专用教室,师生再也不用提着工具“打游击”;允许蜡染工作坊的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利用在校时间开展活动,师生集中创作的时间更充裕;2025年3月,在学校爱心义卖活动上,蜡染工作坊的同学们获得了一个专用摊位,服装、饰品、文创等蜡染产品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购买,在校园里掀起了一阵“蜡染国潮风”。

借由学校的“托举”,何方蓉和她的蜡染工作坊收获了满满的荣誉:2023年,师生创作的蜡染屏风作品在长沙市一校一品的廉洁展播活动上获得市级金奖;2025年,在长沙市第三届中小学“智慧星”特色课程教师素养大赛上,特色课程《蜡染创新与推广》以94分的高分位列现场展示第二名,荣获一等奖;2篇蜡染课程相关论文获得省级二等奖,何方蓉本人获得了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颁发的2024年度“优秀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受邀赴浏阳市美术名师工作室进行经验分享……“是学校的支持和托举、师生的认可和鼓励,成就了我和学生的艺术梦想。”何方蓉道。

不只是蜡染,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长实,每一份热爱与才华都能被充分地尊重,都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热爱化学竞赛的沈子奕同学,有一份教练组为他“私人定制”的备赛辅导计划,助他斩获省奖;整天举着摄影机在校园行走的韩宜可同学,在校园电视台侯鲁莎老师的指导下,获得长沙市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擅长教研的周煌军老师,被学校推荐担任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兼职教研员、教育帮扶大湘西黔阳一中名师工作站站长;还有在骄阳下挥汗如雨的足球队、田径队,在球馆、舞蹈教室日复一日训练的排球队、舞蹈团……在长实,“拔尖”不止一种模样,每个人都是人生主角,每一份热爱与才华都能“被看见”。“在长实,师生的每一个特长与兴趣都会被尊重,被放大成为优势,成为热爱,甚至成为立身之本。”长沙市实验中学校长张桃说。

【作者:岳霞】 【编辑:周意】
关键词:长沙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