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期间接到高校来电?这些情况要警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有序进行。近期,部分考生反映接到自称高校的来电,询问就读意愿。此类电话是真是假?记者获悉,录取期间确有高校因录取需要联系考生,但考生务必提高警惕,仔细甄别,谨防落入招生诈骗陷阱。

  这些联系属正常沟通,可放心

  录取期间,有些高校因录取需要可能会通过电话联系考生,征求考生就读意愿。

  “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且档案抛到了我校,但不能录取到其所填报的专业,我校招生办会给考生打电话征求意见,问其是否愿意服从专业调剂。”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娄敏表示,此时如果考生表示同意,学校就会指导学生提交服从专业调剂书面申请。此外,在通知书邮寄前,湖南农大也会对考生的收件地址进行逐一核对,若考生信息表中留的地址信息不全或不准确时,学校招生办也会给考生打电话,请其提供准确的收件地址。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考生的报到率,不浪费学校的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也会在录取阶段通过电话联系考生,就录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征求考生是否就读该校的意愿,并让考生予以确认。

  这里教给考生几招辨别来电真实性的方法,确认是否为自己填报的高校所拨打。比如: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询所报院校专业组的调档线,判断自己是否达到该高校的调档要求。若未达线却接到“录取相关电话”,需提高警惕。还可以主动询问对方“我填报学校的第一专业志愿、第二专业志愿等分别是什么”,以此验证对方是否为学校招办工作人员。

  这些联系务必警惕,谨防诈骗

  正规招生录取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的,但凡电话里涉及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基本就可以判定是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以下这些情况,务必提高警惕。

  第一种是“谈钱”。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以“录取资格审核”“保证金”“学费预交”“赞助费”“报名费”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的,均为诈骗。

  第二种是“夸海口”。以所谓的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的身份,声称“花钱就可修改志愿”“花钱就能争取补录名额”“花钱就能保录取”的,均为诈骗。

  第三种是“加微信、点链接”。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以“核对录取信息”“预交学费”“领取助学金”等名义,要求考生或家长添加指定微信好友,或点击附带的“官方链接”进行操作。这些微信往往是骗子的私人账号,链接则可能是钓鱼网站(用于窃取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如果对接到的电话存疑,可以先行挂断,通过高校官网查到学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电话回拨核实。如考生和家长发现招生录取的诈骗行为,可及时拨打110报警。

【作者:张炎炎】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高考 电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