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讲 | 长沙航天学校校长廖万忠:拓眼界、提境界、闯无界,指引师生把握职教机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庞焕美)今日上午,在长沙航天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校长廖万忠以“拓眼界 提境界 闯无界”为主题,开启了新学期第一讲。
锚定国家战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发展期
大会伊始,廖万忠校长向师生们清晰阐释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机遇。他表示,如今国家将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已成为国家意志与社会共识。据介绍,国家启动的新一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致力于打造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群。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已成为通往国家现代化建设主战场的“快车道”与“立交桥”。
廖万忠校长强调,职业教育以培养“既懂技术又有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旨在实现“技能与学历等值、职业与学术互通”,“职教学子完全可以凭借精湛技艺与全面素养,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体面就业、快速成长,拥有人生出彩的无限可能。”
凝聚“航天向心力”,构建师生校命运共同体
“一入航天门,终身航天人!”廖万忠校长在会上深情寄语,强调自师生踏入航天校园起,便与学校结成了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前,《“十五五” 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勾勒出“类型特征突出、数字赋能领先”的职教蓝图,学校也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水平优质职业院校”的目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关键节点。
面对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适配、数字化转型等时代课题,校长提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底气,将挑战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契机:要求教师紧跟“双师型”培育要求,在企业实践中提升技能、在数字教学中创新模式;鼓励学生瞄准新兴产业需求,在实训中锤炼本领、在升学通道中突破自我。
同时,学校也将为师生搭建坚实平台——对接市域产教联合体、引入企业导师,完善数字校园设施、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让每一分努力都能获得有力支撑。
提出“三境界”期待,赋能师生勇担时代使命
结合职业教育对接新质生产力、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需求,廖万忠校长对全体师生提出三点殷切期待:
一是“广开眼界”。他鼓励学生不仅要钻研专业教材,更要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兼顾通识读物与专业书籍)、“行万里路”等方式拓展知识边界,避免 “坐井观天”,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脚步丈量梦想。
二是“提升境界”。引用“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校长强调学生既要锤炼专业技能,更要明晰 “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学习全球先进知识技术的同时,坚守家国情怀,让技能最终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与产业发展。
三是“勇于无界”。面对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变革,校长呼吁学生突破思维禁区与能力边界,敢于质疑权威、不墨守成规,勇闯技术“无人区”,借助AI赋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优化生产流程、开拓全新价值领域。
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融入日常,以航天人特有的干事创业热情,将个人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