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劳动课”走进田间地头,38块菜地成“网红打卡点”

相链区块链

黄智德老师被学校委以农技师的重任,从播种、育苗到施肥、除虫,手把手地将种植与管理的一招一式倾囊相授。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呙智勇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呙智勇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当《菜园小记》琅琅书声遇见泥土芬芳,当一方课桌延伸至万亩生机,教育便有了最质朴、最动人的模样。

今年暑期,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校园提质改造,校园西北的一片闲置荒地,“摇身一变”成为38块整齐划一、生机勃勃的菜地。这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提质升级”,更是让劳动教育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在过去,学校的劳技课大多停留在教室里的PPT演示,“纸上谈兵”总觉隔了一层。为打破这一困境,学校拓荒造园,开辟出这片占地约一亩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38块菜地的落成,标志着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劳动课终于从“云端”落到“田间”,学生们有了挥洒汗水、亲近自然的“实战训练场”。

38块菜地的落成,标志着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劳动课终于从“云端”落到“田间”。

38块“菜地”不仅仅只种菜,根据季节不同,还种了中药,花草,果树。要让这片土地真正焕发生机,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被师生亲切称为“德哥”的黄智德老师。知识储备全面、蔬菜种植经验丰富的德哥,被学校委以农技师的重任。他不仅是学生们农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田间地头的总教头。从播种、育苗到施肥、除虫,德哥总是兢兢业业,心怀热爱,手把手地将种植与管理的一招一式倾囊相授。

在“德哥”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精心侍弄下,昔日荒芜之地,如今已是一片“看得见的美好”。包菜与红菜葳蕤生光,芹菜同莴笋含露待晞,油麦菜、茼蒿青翠欲滴,儿菜、香菜竞相开叶……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这片美丽的菜园,已成为校园里最具人气的打卡地,常常引得师生驻足流连。

在“德哥”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精心侍弄下,昔日荒芜之地,如今已是一片“看得见的美好”。

这片小小的菜园,种下的不仅是蔬菜,更是希望的种子、品格的幼苗。同学们在这里,双脚踩在泥土上,双手沾满晨露水,真正亲近了自然,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他们学会了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懂得了“格物致知”的深刻内涵,更在日复一日地劳作中,养成了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习惯。

2025年暑期,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开启了一项以“文化传承与空间重塑”为核心的校园环境提质工程,从宏观布局到微观体验,全方位打造安全、人文、生态的育人环境。

学校将一片闲置荒地变废为宝,改造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种植、体验丰收,在劳动中树观念、养习惯、育精神,成为“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这些细节改造不仅提升了校园颜值,更让办学理念可视化、可感知,从空间布局到文化传承,从安全保障到劳动育人,青竹湖湘一正以实实在在的提质工程,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作者:岳霞】 【编辑:肖彪】
关键词:长沙教育 劳动教育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