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一碗烟火的百年风华(有声)

相链区块链

  ......(节选)

  碗中有乾坤,一碗小小的红烧肉,大家多半是参照伟人毛主席当年爱吃的秘方改良优化。正宗的红烧肉讲究的就是“浓油赤酱,入口即化”。不过旧时的人们只有过年才能闻到邻居家炖肉的香味,孩子们从年头盼到年尾,就盼着能分到一小块肉吃吃。现在店里的红烧肉每天能卖上几十份,可我还是会在炖肉时多放一勺冰糖,少放半勺盐——就像外婆说的,好日子要过得甜一点,但不能忘了苦日子的滋味。昨天一老人来店里,点了一份红烧肉饭,慢慢吃了半个钟头,临走时跟我说:“你们店里的红烧肉味道,跟我年轻时吃的一个样,那时候吃上一顿红烧肉,比过年还高兴。”老人的话让我再次想过去,想起那些我们舔碗底、喝洗锅汤的日子,感觉现在的生活,幸福在层层翻倍。

  一道红烧肉,守护烟火人间,温润人心。如今我们的店也成了“吃货”聚集地,来的客人有本地的老街坊,也有外地来的游客。有位上海来的姑娘,连着三天在店里吃红烧肉米粉,说“长沙的米粉汤鲜,辣得温柔”。还有一对年轻情侣,点了一份毛氏红烧肉,男生把肥的部分夹到自己碗里,把瘦的留给女生,女生笑着说:“你跟我爸一样,总把好的留给我。”某某看到这些场景,就会想起《沁园春·长沙》里写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百年前的长沙,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青年们为理想奔走,餐桌上的粗茶淡饭是他们奋斗的底气;百年后的长沙,灯火摇曳湘江,抚慰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珍馐美馔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见证,我们也守着这人间烟火,把日子过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便是对“风华正茂”最好的传承。

  每天打烊后,我会把当天剩下的食材收拾好,能留到第二天用的,就放进冰箱;不能过夜的,就打包好送给附近的环卫工人。有个环卫工大姐说:“你太实在了,这些菜比我自己买的还新鲜。”我笑着说:“都是好东西,扔了可惜。”就像外婆当年教我的那样,食物永远是人间的底色,每一口都连着日子,连着人心,连着人间烟火气。


【作者:方竹】 【编辑:罗亚坤】
关键词:夜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