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镇
肖东红
车轮碾过洞庭湖大桥的钢索斜影,熟悉的泥土气息裹着荷香扑面而来。“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童年的足迹……“未及开口,妻女便笑着打趣:“又得瑟你那些陈年往事了!”是啊,这座长江与洞庭湖环抱着的村庄,每一道田垄都藏着我奔跑的脚印,每一缕炊烟都系着母亲唤儿归的乡音,承载着我童年太多的回忆。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梦如歌在眼前。当年那个背着行囊在渡口回望的少年,不曾想到时光会把乡愁酿成这般醇厚。岳阳君山区广兴洲镇的这个江边小镇,曾用贫瘠的怀抱托起我跃过农门的希翼,曾记得,当年为了能跳农门穿皮鞋吃国家粮,我在煤油灯下熬夜学习,在训练场上拼命苦练田径,只为了离开故乡,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参军入伍来到了部队,岁月流觞,转业后安置在第二故乡。光阴荏苒,当我从懵懂少年到如今鬓角已染霜白,曾经朝气蓬勃的容貌也被岁月刻满了痕迹,三十年的离乡闯荡,蜗居在城市,匆匆行走在繁华的街头,看着为了生存而忙忙碌碌的行人,心却始终像飘零的羽毛,伴随着城市的喧嚣,感知着社会的冷暖,生活的繁冗和沉重已刻画成持家的经常和归乡的期盼。
记忆中的盛夏总是裹着咸涩的汗水,双抢时节父辈们佝偻的背脊在烈日下起伏,稻芒刺破的伤口在汗液里浸泡,棉铃绽开的脆响混着蝉鸣。我们这里地少人多,经济作物主要是种植水稻和棉花,为了多产粮食多增收,大部分村民都是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甚至为了怕土闲着还种植一轮油菜,酷热的夏天,顶着烈日开展"抢收抢种"工作,那种苦与累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短短十来天时间里大人脱层皮,小孩晒的黑溜溜的。一年忙到头,父母还时不时要出去借些钱贴补家用和为我们姊妹缴纳学费。而今看见搭建起来的座座西瓜、草莓等水果蔬菜大棚,自动化灌溉系统正喷洒着银色的水雾为瓜果施肥,村民们在大棚里喜庆的忙碌着!土砖瓦房被一栋栋楼房替代,主干道上不时进出的小汽车鸣着喇叭向沿途的相亲打招呼问候,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故乡发挥出无尽的潜能。吃着可口的家乡饭菜,听着长辈们依旧呼唤的小名,故乡依然是永远的温暖温馨,乡土人情依然是那样的亲切,故乡依然是心灵永远的归属。
漫步在固若金汤的长江大堤,惊觉往昔的水龙王已化作蜿蜒的翡翠画廊。站在五十米宽的防汛林带上,看着江堤外,沿江村一栋栋民居整齐地排列,房前屋后规划出的菜地果园,再远处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花海与蓝天白云相融合,仿佛就是画中画,像是能听到她在诉说着这几年脱贫攻坚的故事。远眺江堤内,垂柳与白桦树织就绿色穹顶,它们像忠诚的战士护着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伸向远方,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在水面波涛荡漾中往来不暇……。“呜呜呜”几声长鸣的汽笛声拉开了轮渡码头又一天的热闹繁华景象,这条连接湘鄂两地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成为人们乘船横渡长江到达彼岸开展商贸、探亲访友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回忆;站在用水泥沙石浇灌的大堤上,恍惚又见到了1998年那个惊涛拍岸的雨夜,彼时我与父亲扛着沙袋在泥泞中跋涉,手电筒的光束穿透雨幕,照见乡亲们铸就的血肉长城。抚摸着腿上的伤疤,这是98抗洪时给我留下的纪念,那一次差点把命都丢在这里。
冬天枯水季节,当江水渐渐褪去时,长江向我们敞开了怀抱,干堤外裸露出的金沙滩、银沙滩满足了我们对沙滩和大海的美好向往,走进这阳光与沙滩中,人们可以在这里戏水、砌沙雕、放风筝、甚至开展篝火晚会、沙滩自驾等活动,与家人一起在这里放飞心情与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充满了温馨温暖。每次回家时,妻子和闺女都要在这里逗留打卡。这里成了最美长江岸线、大美洞庭,当年用身体堵管涌的汉子,如今在最美马拉松赛道组委会负责应急保障。看着家乡的朋友在微信圈里分享最美马拉松赛道上参加马拉松比赛情景,真羡慕嫉妒,酷爱体育的我真想自己也能有机会站在全国唯一的环长江在洞庭湖的赛道上来一场属于自己的马拉松。
六月荷花照水开。又到了一年之夏赏荷时,这个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认定的世界最大野生荷花聚集地的君山野生荷花世界陆续开放,一路的颠簸似乎都是为了这场与荷的邂逅。我们沿着旋梯登上高高的观荷塔,放眼望去,万亩荷塘碧叶连天令人赏心悦目,目光所及层层叠叠的荷叶掩映着荷花,它们高高下下,铺展着重叠着翻卷着,一直弥漫到天边。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风似乎就是这里唯一的导演,它无声地拂过,整片荷海便应和着荡开一层又一层的涟漪。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岸边的垂柳迎风飘荡尽显婀娜多姿,闻着荷香阵阵,深深地吸上一口,仿佛这一口,便将五脏六肺都涤荡了一遍,霎时将周身的燥热抚平了下去,我知道那是荷叶、荷花、莲蓬甚至水下淤泥中根茎共同吐纳的气息,是生命本身醇厚而原始的味道,听到蝉鸣在荷叶间此起彼伏,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身心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时间仿佛都变得缓慢起来。
顺着木质的栈桥向湖心走去,人便彻底被那无边的绿吞没,荷花在这绿色的波涛里酣畅淋漓地盛开着,花瓣舒展到极致,露出金黄灿烂的莲蓬,是那样的雍容与自信。看着不远处妻子闺女坐在小木船上不停摘荷采莲忙得不亦乐乎,偶有鱼跳出水面让她们惊喜连连,女儿举着新摘的莲蓬雀跃,惊起荷塘深处的水鸟。“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今天我们在此时此景此境中亲身感受到了王昌龄讴歌的采莲女与荷花融为一体的妙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泼墨挥毫为荷花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杨万里笔下的荷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李白笔下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到“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君爱莲有花,我爱莲有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等等,不仅是因荷花清纯淡雅的美、滋润心肺的香,更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品格的风骨。这些诗词将荷从初露时的尖角到枯荷听雨的过程展现了荷的完整生命,这恰似人生百态的写照,其中通外直的物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更是文人砥砺品格的精神图腾。
赏荷之余,这里的美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团湖八珍令人垂涎,冬瓜莲、莲蓬、藕粉等每一样都带着荷花的清香,荷包八宝饭软糯香甜、荷包排骨香气四溢、荷叶鸡香嫩多汁,全鱼席、全荷席等等,一道道以莲藕、莲蓬、荷叶、荷花等时令食材做成的佳肴让我们尽享荷香盛宴。荷香深处,我忽然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荷的品格都道尽了,然而此刻,面对野性的、烂漫的、生机勃勃的荷群,它们从黝黑的淤泥里奋力挣出,饮露餐霞,最终绽放成自己的摸样,与其说是一种品格的不染,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力的全然绽放,这何尝不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密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长江带着脾气波涛汹涌的来到了君山,但被这里的富足美丽迷离了双眼,温柔以待、驻足停留,让江流在这转弯段平缓下来。江豚湾,一个既烂漫又心酸的名字。江豚,这种古老的水生哺乳动物,在洞庭湖生生不息,它们见过屈子行吟的彷徨,听过李太白醉酒的狂歌,也承载过杜工部家国的血泪,更是以自身体验感触到了一部洞庭湖的生态发展史。“守护好一江碧水。”站在江豚湾的岸边,仿佛置身于时空的交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水文条件,让这里成为江豚的温暖家乡。东面是现代化的港口、西面是古老的君山岛,季节性禁鱼成了铁律、巡逻船日夜守护、科研人员常年驻守,头顶是无人机在监测江豚种群。当我久待不见这长江精灵而心情烦躁时,附近的渔民告诉我,现在江豚出现的次数多了,停留的时间长了,甚至偶尔能看到母子同游的温馨画面。夏季丰水期时,洞庭湖水域扩大,江豚活动范围扩展,每年五月,当江水上涨时,江豚湾开启江豚之舞,演绎着新时代新版“拜风”,见证了长江江豚种群的复苏奇迹。江豚拜风是洞庭湖渔民世代相传的天气预测方式,而今随着生态保护措施的推进,这一传说正以新的面貌延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不远处,候鸟监测站的年轻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红外相机,屏幕上的白头鹤优雅踱步,羽翼掠过北斗定位系统的信号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随着湖区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来此越冬的候鸟也在不断增多,这里是丹顶鹤、白头鹤,野天鹅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的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苍鹭优雅地掠过光伏板覆盖的智能大棚,构成了现代农业与自然野趣在此完美交融。
洞庭湖博物馆,将浩渺的洞庭湖收纳于方寸的建筑之中,将千年的时光浓缩于一次短暂的行走之内。地图上那不断变化的湖域边界线像一道挣扎的、呼吸的疤痕刻在大地之上,那为防范水患而修筑的堤垸模型,围湖造田留下的斑驳印记,是千百年来“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变迁史,它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洞庭湖的浩渺,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部与洪水搏斗,在生存的夹缝中寻求希望的壮烈诗篇,它的丰饶是无数代的艰辛与智慧换来的。这里原为长江故道,是由上游泥沙淤积而成洲的,境东有一码头临新河道,俗称小汉口,人业兴旺,其称呼因洲之广、街之兴故得名。其实广兴洲集镇并不大,若想真正读懂它,不必去翻看厚重的方志,只需要在这条主街上,从这头走到那头,便能在脚步间丈量出它全部的烟火与光阴。这条街它没有惊人的美景,却有着最为踏实的生活,穿行于此,让我感受到的正是那份沉淀的岁月里的安稳而绵长的人间烟火气,新华书店、超市、五金商店、餐馆等等,它们没有炫目的招牌,却应有尽有,满足着镇民一切的日常所需;菜市场的摊位上刚出水的鲜鱼、带着淤泥的莲藕、成堆的菱角、翠绿的素菜更是洞庭湖的微缩景观。这条街不长,用不了30分钟就能走完。这条街又很长,它一头连着广兴洲的过去﹣﹣那些关于湖垦、关于农耕的厚重历史,另一头则伸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它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离别与归来,收藏着无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对于广兴洲人而言,这条街是脊梁与血脉,更是他们世界的中心,是无论走多远都魂牵梦绕的归途。它不言语却又向每一个外出归来的游子述说着一切关于坚守、丰饶与归属的故事。《广兴洲,一部厚重的湖乡文化史》记载这个小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贯穿了广兴洲镇1700多年的历史,连接着浩渺的江湖与温暖的家园,承载着过往的历史与当下的日常。
站在田地里,看到数百亩的包菜郁郁葱葱,一卷卷翠绿的包菜宛如圆润的翠玉镶嵌于田间。菜农们熟练地砍菜、精心挑选、迅速装车,整个流程井然有序,这些包菜一点点将货车厢填满,便踏上飘洋过海的出口旅程了。广兴洲镇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广兴洲大白菜的原产地,细嫩甘甜,清脆爽口的大白菜销售遍及华东华南华中等近半个中国,南瓜、辣椒等蔬菜均获绿色食品认证。暮中炊烟袅袅,外甥的稻虾共生基地飘来了龙虾烹炒的香气,“舅舅尝尝,这就是上过电视的'广兴洲小龙虾'!”油焖虾的鲜辣在舌尖炸开,恍惚看见三十年前鱼塘边,父亲用竹罩为我捞起的那尾鲫鱼。家乡虽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小镇,但在镇党委政府历届领导接续推动下,现已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食油、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使广兴洲镇先后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楹联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家乡的蜕变是一次次探亲时心灵的触动和独处感悟,父老乡亲那幸福的笑容是甜蜜生活的展现,一座正在崛起且发生重点变化的美丽乡村,是祖辈坚韧血脉的延续,是那些深植于泥土的勤劳基因,故乡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洞庭湖畔绽放出灼灼芳华。返程时,行走在杭瑞高速公路上,车载音响飘出了妻子录制的《清塘荷韵》朗诵,后视镜里,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的航标灯逐次亮起,恰似撒落人间的星星,照亮游子归途。
故土虽远离,心仍系家乡。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