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四心”打开幸福湖南的终极密码
近年来,长沙社保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更有保障。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长沙晚报记者 李静 聂映荣 李广军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要坚持民生为本,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称心,办事更顺心,全社会更有爱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用“四心”诠释了幸福湖南的终极密码,让三湘大地老百姓为之振奋,也心向往之。昨日,记者就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努力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幸福生活”这一话题采访了部分党代表和市民。
关键词1
脱贫攻坚
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报告点击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完善和落实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强化金融支撑。大力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健全贫困人口进退机制,加大督查巡查考核力度,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长沙实践
近年来,长沙制定了《长沙市产业精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和培植扶贫产业,让产业扶贫真正扎根贫困地区,实现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目前,全市村级土地合作社总数超过200家,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带动50%以上的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长沙预计完成32个省定贫困村退出和4.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率达76.7%。2017年底,实现85个省定贫困村“摘帽”、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的目标。
党代表声音
周辉(省党代表、宁乡县委书记):杜家毫同志代表省委所作的党代会报告,饱含着深厚的民生情怀,体现出强烈的民本意识,回应了热切的民心期待。
宁乡虽然是经济强县,但仍然有贫困群众,而且致贫的原因更复杂、脱贫的愿望更迫切,扶贫的力度也应更大一些。怎样才能做到确保全部脱贫、不落下一个?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不能回避不可淡化,否则我们就不能轻言全面小康、民生幸福!
抓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我们要做到不怨不怪、不忘不弃、不虚不拖,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抓落实。要在抓好易地搬迁扶贫的基础上,以“四跟四走”产业扶贫为重点,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2
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创业并举
报告点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就业创业并举,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抓好重点人群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健全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援助,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让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长沙实践
过去五年,长沙建立健全了以“七补两贷三扶持”为核心的就业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达70.96万人、20.62万人、9.28万人、29.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长沙在全省率先出台《长沙市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五年行动计划》。五年来,全市累计职业培训79.3万人次,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342个,拨付专项扶持资金1949万元。
百姓点赞
黄亚平(开福区望麓园街道水风井社区居民):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妻子则有轻微智力残疾,很难找工作。但是要抚养孩子,没有经济来源怎么行。还好社区给我们夫妻俩安排了公益岗位,在社区做道路保洁。有了固定工作,有了经济来源,现在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生活在长沙,我感到很幸福。
关键词3
居民收入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报告点击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长沙实践
长沙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长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13元,同比增长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13元,同比增长13.3%。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95万人,稳中有进的就业工作对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拉动明显。长沙服务业发展提质提速,有效拓宽了就业渠道,有力带动了居民经营净收入的增长。而随着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加,市民理财渠道不断扩展,居民财产净收入随之提高。
百姓点赞
李锦绣(长沙县金井镇居民):我家里以前单靠丈夫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如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我自己当上了老板,就在自己家房子前后发展生态养殖,种锥栗、黄桃,养五黑鸡。今年养的200羽鸡新出栏,纯收入在万元以上,这种靠勤劳致富的感觉特别好。现在我们镇上漫山遍野种的都是“摇钱树”,我们这山窝窝也变成了“聚宝盆”,增收有希望,生活有盼头。
关键词4
社会保障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报告点击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给留守儿童美好的明天,给孤寡老人幸福的晚年,让全省父老乡亲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长沙实践
长沙失业保险制度建设被树为全国标杆,工伤保险实现所有职业人群全覆盖,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被人社部评价为“走在全国前列”。全市企业养老金标准达到人均2089元/月,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82%和72%。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最低工资标准的8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每人每月130元。
百姓点赞
李明(岳麓区居民):两年前,我两岁多的女儿突然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那一刻我万念俱灰。孩子遭受病痛折磨,传闻中的巨额医疗费,都让我这个工薪家庭倍感压力。不过大病医疗保险燃起了我们全家的希望,经过漫长的治疗,现在我女儿治疗效果良好。多次住院过程中,共计花费近18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了12万余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看着女儿慢慢好起来,我心里充满了感恩。
关键词5
社会事业
推进健康湖南建设
报告点击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强化重大疾病疫情防控,奋力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党代表声音
周敏(省党代表,长沙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党代会报告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奋力推进健康湖南建设。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助推健康湖南建设。一是以更高的站位来助推健康湖南建设。我们要按照全省领先示范、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来定位,卫生健康规划水准、指标水准、服务水准要更高;二是以更新的理念来助推健康湖南建设。要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我们的工作要关口前移,加强预防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树立大卫生的理念,将资源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上下资源整合,形成“省、市、县”和“县、乡、村”二个三级网络;三是以更强的能力来助推健康湖南建设。通过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治疗小病、常见病等。通过提升三级医院的服务能力,解决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症。通过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将卫生防疫、慢病管理、健康随访等工作做细做实;四是以更实的作风来助推健康湖南建设。我们要将“转作风、优服务”主题活动继续深入推下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汤渝玲(省党代表,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过去5年,长沙的医疗卫生事业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看病就医变得更方便。希望未来长沙的医院不仅能治病,还要倡导健康生活,提供康复保健服务,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护。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