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丨长沙:踏上创新路 走向幸福城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改革开放40年来,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在湖南长沙深入人心,推动了城市发展、改变了百姓生活。长沙这座创新之城,不仅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还被列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之一,跻身“中国十佳宜业城市”行列,连续10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奔向万亿俱乐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40年来,长沙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财富显著增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16.85亿元增长到2017年10535.51亿元,翻了9.3番,年均增长12.9%,经济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长沙人均GDP1978年仅为370元,2017年达135388元,比1978年翻了8.5番,年均增长11.3%。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在创新中改变、升级、跨越。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长沙先后作出加快创新发展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结出累累硕果。

  2014年12月,长沙高新区获批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2017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先后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近100个投资过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在长沙落地生根。

  长沙城市格局也由“沿五一路时代”迈向“沿湘江时代”。京广、沪昆高铁在长沙交会,地铁1号线、2号线及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长沙相继跨入“高铁时代”“地铁时代”“磁浮时代”“城铁时代”。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时代”,跻身全球百强。长沙火车南站高铁、地铁、磁浮、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六站合一”,成为中部最大高铁枢纽。

  全方位创新体制机制

  近年来,长沙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长沙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等改革,编制公布权力、责任、流程“三张清单”,市级行政职权由9706项精简为3657项。让政府“瘦身”、为市场“腾位”、给企业“松绑”、帮群众“解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

  把科技创新视为加快转型发展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带动下,长沙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软件产业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2017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594家,占全省一半多。国产大飞机C919起落架产自长沙,长沙研制的微小型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成功发射。

  创新渴求人才,人才带来活力。2017年6月,长沙推出“人才新政22条”,未来5年计划投入100亿元,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百姓获得感大大增强

  长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感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尺,为老百姓办实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按照新修订的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测算,长沙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7.2%。

  长沙创新城市建设理念,统筹推进清洁城市、畅通城市、绿色城市、亮丽城市建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三年造绿大行动”加快推进,完成绿化3.45万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2015公顷、公园绿地1066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8%,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绿色福利。

  今年,长沙将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以及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建设的“一圈两场三道”,作为完善市民居住功能、改善生活品质的重大民生工程,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长沙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铸就了“广电湘军”“演艺湘军”“出版湘军”等文化品牌。2017年11月1日,长沙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摘得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桂冠的城市。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变了,幸福的真谛没有变;城市的面貌变了,奋进的品质不会变。”

【作者:记者 龙军】 【编辑:刘树源】
关键词:光明日报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