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乡镇街道实现“零火点”!宁乡市秸秆禁烧从“不敢烧”到“主动护”,全民行动助力“蓝天常在”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许颂坚 刘梓琦)目前正值夏收时节,宁乡市深入开展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全覆盖宣传、与精准化监管和综合化利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转变观念,摒弃焚烧习俗,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保障空气质量与公共安全。
“五级联动+志愿参与”,织密全民禁烧宣传网
宣传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关键一环。对此,宁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宁乡市副市长杨灿带队深入煤炭坝镇东山村、菁华铺乡陈家桥村、双江口镇双福社区督导秸秆禁烧工作。
宁乡市各乡镇(街道)则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屋场会”“敲门行动”等宣传方式,讲清讲明有关政策法规,做好思想动员。煤炭坝镇全镇122个网格员,对8641户进行上门宣传,金洲镇通过召开“金洲夜话·八点有约”活动,开展秸秆禁烧的政策宣传;黄材镇志愿者制作“秸秆禁烧小课堂”短视频,在村民微信群、朋友圈转发近2000次,点击量超1万人次。
由此,宁乡市构建起了市、镇、村、组、户五级宣传网络,形成“干群+志愿者”联动的宣传格局,确保政策入脑入心。
科技赋能巡查机制,实现全域精准管控
为保证秸秆禁烧工作落实落地,宁乡市还构建了严密的监管责任体系和科技防控网络。
实行“四级包保”机制,做到确保每一块田地都有人管、管到位,同时,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网格)各级责任主体及其禁烧职责,逐级制定责任清单,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
在监管体系上,宁乡市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铁塔视联监控、无人机巡航等现代化技术,并结合网格员人工交叉巡查,构建立体化、全天候的精准监控体系,力求对焚烧行为早发现、快处置。2025年识别秸秆类火点告警205条,实现“即时发现—交办—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乡镇经验值得一提。喻家坳乡实行“白+黑”巡查机制,白天由经济和生态办、综合执法大队、农办联合成立巡查专班,随车开展执法与宣传;夜间由乡值班人员组成巡查小组,重点对田间地头、偏远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时,宁乡市通过“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强化法律威慑,严禁露天焚烧行为。回龙铺镇、夏铎铺镇、白马桥街道对本地因焚烧秸秆而进行处罚的事例,通过镇村微信群公开曝光,形成不敢烧的高压态势。
疏堵结合推进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化解焚烧压力
为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从源头规范秸秆,防治大气污染,宁乡市努力构建秸秆综合利用机制。
当前,宁乡市在19个乡镇共建立31家“秸秆离田+收储运+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利用途径,使得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07%。其中,已建成3家年加工秸秆能力1000吨以上的秸秆利用主体。
据介绍,湖南峻农农业综合服务公司积极响应宁乡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号召,投资2000万元建设秸秆基质片厂,该项目与传统育秧相比,每亩田可节约成本40元左右,可为农民节约成本且增加效益,而秸秆回收企业通过秸秆高值化利用可实现增收450万元,并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个,带动农民增收80余万元。
截至目前,双凫铺镇、横市镇等14个乡镇街道已全域实现“零火点”。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从最初的被动遵守者,转变为禁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支持者和宣传者。这场从“不敢烧”到“主动护”的全民行动,不仅为宁乡赢得了湛湛蓝天,也为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之路,提供了生动的“宁乡样本”。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