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功臣”甘厚美 英雄本色坚守初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胡敏 唐娇)8月初,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92岁的甘厚美因尿血在14楼的单间病房里住了两天,心里有点不安。

  “我是离休人员,医药费是公家报销的,不能太浪费国家的钱。”甘厚美看到收费单据后,转头跟陪护的家人“抱怨”。

  儿子甘本淼解释说,这几天前来慰问、采访的人员较多,还住三人间怕影响其他患者,甘厚美才没说什么。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通讯员 张迪 摄影报道

  这位朴实的九旬老人,曾经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在70年前的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屡立战功,却在其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将军功章尘封箱底,很少对人提及。

  在因伤离开部队时,组织安排他作为伤残军人复员,可是他却坚决不要这个优待,“我绝对不能成为国家的包袱。”

  当时组织安排其前往浏阳二中任教,他因伤病复发无法胜任,为不给组织添麻烦选择回乡。

  在老家文家市多个单位做过会计、采购员、保管员等临时岗位,甘厚美最终以一名普通煤矿工人的身份退休。

  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为何如此不计得失、甘于平凡?

  “我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还有什么资格向党和政府提要求。”甘厚美坚持从病床上坐起来,眼睛中闪烁着光芒——那是英雄的本色,是信仰的力量。

南征北战 屡立战功

  冲入敌阵拼刺刀连毙数人,获“人民功臣”奖章

  甘厚美是文家市镇大成村人,1927年出生,彼时这块红色土地已燃起燎原之星火。

  7岁到地主家当“放牛娃”,11岁到文家市集镇做长工,18岁被国民党“抓壮丁”,命运兜兜转转,在21岁这年为甘厚美的人生轨迹写下不忘初心的注脚。

  1948年,甘厚美在湖北谷城县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49年5月3日,甘厚美经介绍入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同年7月,因在攻打陕南安康府战役中表现英勇被批准火线转正。

  “那场战役打得太激烈了,死伤无数。”70年后,甘厚美记忆犹新。

  1949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决胜时刻,安康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关键。解放军攻破胡宗南第三道防线后,胡宗南部急调三个半军,置重兵于安康城南牛蹄岭,企图凭借天然屏障负隅顽抗。

  作为55师163团3营机枪3连的一名重机枪手,甘厚美的任务是火力支援步兵10连。不过,随着战事的推移,10连的战友和敌人到了短兵相接拼刺刀的阶段,为防止误伤自己人,机枪停止射击。

  身强体壮的甘厚美按捺不住,当即向班长请求支援10连,跳出战壕奔向火线。

  “那时候满地是刺刀,我捡起一把刺刀一连挑倒了七八个。”甘厚美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正杀得兴起,谁知右侧突然一把明晃晃的刺刀凶狠刺来,甘厚美下意识地用胳膊一夹,虽躲过要害,却被刺伤右手臂和腹部,无法继续拼刺刀的甘厚美顺势抱住敌人,双脚紧箍对方,就地滚下山去,左脚摔成重伤。

  他将敌人压在身下,并捡起一块石头,用尽全身力气将敌人砸毙,而后自己也昏死过去了。

  清扫战场时,战友发现了满身是血的甘厚美,当大家准备用担架抬他下战场医治时,他苏醒了过来。不过,甘厚美拒绝离开,他说:“我的手指还能动,还能扣扳机,让我留在战场上。”

  “1949年解放西北,战伤陕南安康县牛蹄岭战役,记特种功折合一等功一次。”这是档案上对甘厚美当时立功的记录。

  这仅是甘厚美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其中一次——淮海战役李土楼战斗、关垭子战斗、川北火天岗战斗……每一场战斗,甘厚美都冲锋在前浴血奋战。

  淮海战役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甘厚美获得无数荣誉。其中,那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更是对战斗英雄甘厚美的最高表彰。

  不过,这些奖章和故事被甘厚美深藏箱底几十年,老人很少主动提起过往的荣光。

  自力更生 初心未改

  带着一身伤病复员回乡,不愿成包袱主动要求下井挖煤

  屡立战功的甘厚美原本在部队有更远大的前程。

  湖北、安徽、陕西、四川……几经辗转,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擢升为副连长,并被师团送到培养营团级队干部的文化速成中学进修。

  1958年在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完成学习后,却因旧伤复发,无法回归心爱的军营,只能复员回乡。

  当时,组织根据其实际情况拟让他按伤残军人复员,他毅然拒绝,“我绝对不能成为国家的包袱。”

  同年5月,甘厚美带着一身伤病复员回乡。最初,组织上安排他到位于大瑶的浏阳二中任教,但甘厚美觉得伤没好无法久站,没办法胜任。

  后来伤渐渐好了,在家乡文家市,甘厚美先后在文家市粮站、清江水库、文家市革命圣地(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做过采购员、保管员等工作,均为临时工性质。

  一直到1971年,已经44岁的他因为政府照顾,才进了文家市煤矿成了一名正式员工。

  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干一行爱一行,像在部队一样服从安排,唯独在煤矿时提过一次“特殊要求”。根据政府的工作介绍信,他本是作为管理干部进来的,但为了多一点工资和大米以补贴一家老小的家用生活,他主动要求下井“三班倒”挖煤。

年轻时的甘厚美。

  “跟他一起做事10多年,从没听他叫过苦。”在老同事李正贤眼里,甘厚美任劳任怨。

  “父亲下了工,就回来开荒种红薯。”在儿子甘本和心里,高大的甘厚美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老甘从不计较得失。”在乡亲们印象里,他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邻家老头。

  深深的矿井,见证着英雄忙碌的身影。1982年,55岁的煤矿工人甘厚美平常退休。

  直到1999年,在办理甘厚美同事“退改离”工作时,发现甘厚美也符合相关要求,后由煤矿领导出面,经上级劳动部门批准,甘厚美被认定为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2000年开始,才正式享受离休待遇。但对此前近20年的经济“损失”,甘厚美从不计较。

  “原来只听说他当过兵、打过仗,没想到他还是个大英雄。”得知身边藏着这样一位“人民功臣”,老同事彭林付又钦佩又惊讶。

  时至今日,有昔日老同事在医院看望甘厚美时,也有点不解:“立了这么多的功,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呢?”“家里负担那么重,为什么不找组织解决呢?”

  “荣誉属于党属于部队,不属于我个人!”

  “当时国家还不富裕,大家的日子也苦,在那种艰难的时候,我怎么好意思去开口。”

  “我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活下来已是幸运,还有什么资格向党和政府提要求。”

  ……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昭示着不变的初心和赤诚的本色。从复员到退休,不管逆境还是顺境,甘厚美数十年如一日深藏功与名,自力更生,初心未改。

  言传身教 家风传承 

  教育子女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甘厚美”人如其名

  在甘厚美简单朴素的家中,墙上贴着一幅剪纸作品“甘厚美同志入党70周年纪念日”,这是满怀敬意的志愿者不久前赠送的。

  甘厚美的心中,自己这辈子有几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一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二是没有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没犯过让人指手划脚的错误;三是五个孩子都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1959年至1961年,甘厚美因伤病复发,多次前往长沙进行医治,共用去1700余元。当时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按照规定可以公费报销。

  但甘厚美拒绝了。

  “我用的是我的转业费,这本身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我不能再去占公家便宜。”他说。

  “不向组织提要求,不给国家添麻烦。”甘本淼说,父亲经常教育自己,要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他对五个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1957年出生的长子甘本淼本来和母亲都有城镇户口,但因为父亲1958年主动复员回乡,均失去了吃“国家粮”的机会。

  1973年,甘本淼高中毕业,先后在生产队出工、村上当代课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甘本淼考取了武汉交通大学。

  不过,因为体检时脾脏有些大,当年甘本淼并未被录取。他坦言当年对父亲有些怨意,怪他不陪自己去体检,也不去找人,“但我父亲说想吃‘国家粮’就要靠自己努力。”

  后来,甘本淼听了父亲的话,考取了茶陵师范,毕业后扎根乡村教育。其他四个儿子也分别成了厨师、工人、个体户……五个儿子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这些天听了爷爷很多故事,真的非常自豪。”孙女甘慧琳说,在战场上,他是英勇杀敌的硬汉;在岗位上,他是默默奉献的工人;在家里,他是温柔坚定的长者。

  甘厚美,人如其名,甘醇、厚重、美好。

(点击>>H5┃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人民功臣甘厚美点赞上热搜


【作者: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胡敏 唐娇】 【编辑:张炎炎】
关键词:浏阳 甘厚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