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查旧档办新证,帮助村民省下数千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暨诚姿 周琴)“真是多亏你们用心留存并快速为我查找了这份十几年前的建房档案,不仅帮我节省了几千元费用,还让我在短短十天内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近日,浏阳市档案馆从热线平台接收到一份“特殊”的工单,来自浏阳市金刚镇的村民李志为市档案馆优质、高效的查档服务点赞,字里行间满是认可与感激。
今年10月,李志想为老宅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由于家中正屋和余屋分别建于2007年和2012年,年迈的父亲记不清原有建房证的去向。加之时间已久,当地职能部门也查询不到相关记录。按照有关规定若无建房证,需缴纳数千元相关费用,这让他犯了难。
10月20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志走进浏阳市档案馆查阅大厅寻求帮助。“您先别急,我们会按照你提供的建房时间和位置,一定帮你找到。”市档案馆保管与利用室主任张逢刚一边耐心安慰他,一边熟练地在档案数据库检索,很快就查找到了该户的建房证存根,立即免费为其打印并出具证明。
李志先生十分欣喜,立即将材料递交给办证部门,10月30日便顺利办下了不动产权证书。“虽然每天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工作,但看到群众满脸愁容而来,找到档案后能够满心欢喜离开,我感到很欣慰。”得知李志顺利办证后,数年坚守查阅大厅的李晓冬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浏阳市档案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加强局馆联动,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级档案管理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工作成效入选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目前已完成291个村(社区)档案室“两化”建设,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利用便捷化。村民查政务公开信息和民生档案,不用跑镇上、市级了,村里就能在线调阅。
目前,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有近50万卷、35万余件,数字化率达98%。该馆将民生档案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开展“先锋志愿行、服务暖民心”活动,在查档大厅设立志愿服务岗,通过优化查询流程、提供免费打印等便民举措,每年接待档案查阅2万余人次,为加强基层治理和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某项目建设与征拆过程中,因界址不清产生矛盾时,从市档案馆找出相关档案资料,为明确村民权属提供重要依据,立即让邻里纠纷迎刃而解。
下一步,浏阳市档案馆将进一步提升全民档案意识,加大征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将档案保管好、利用好、记录好、留存好,让乡愁有迹可循,办事有据可依。同时,将更加注重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让每份“存起来”的档案真正“用起来”,实现其历史价值与现实作用,为群众解决更多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档案惠民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