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达浒镇:8公里路灯点亮夜晚,90天铺就民生幸福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罗圆港)“那条走了无数遍的‘抹黑路’,终于亮堂了。”日前,浏阳市达浒镇居民王大姐骑着电动车,心里格外踏实,这份踏实源自道路两旁明亮的路灯,“路灯亮了,大伙儿心也安了。”
王大姐行驶的这条路位于浏东公路达浒段,自今年7月起,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10米高的路灯依次点亮,暖黄色的光晕连点成线,为往日漆黑的道路镀上了一层明亮的金边,不仅照亮了当地居民夜行之路,更温暖了达浒镇2.6万居民的心。
办好为民实事:照亮居民夜晚归家路
作为连接浏阳城区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主动脉,浏东公路达浒段日均承载4000余辆次车流,串联着7个行政村、6所学校和百余家企业,更承载着数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幸福愿景。
然而,由于两侧多为小山岭,这段公路的原路灯间隔较远,在交叉路口的位置才有零星两盏,两侧护栏虽装有反光带,但时间长了容易褪色,车灯扫过时仅能闪烁微弱光芒,群众“摸黑出行”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骑电动车得穿荧光衣,不然司机看不见。”“开车在这段路,必须得打起12分的精神。”镇人大代表收集的民情本上,记下了许多群众对这段路的倾诉。全程多弯、多路口,加上复杂的交通环境,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隐患较大。
群众的难处就是工作的方向。为消除浏东公路达浒段道路夜间“盲区”,破解群众“摸黑出行”的安全困扰,今年4月10日,浏东公路达浒段路灯安装项目通过镇人大会议表决,被正式纳入2025年度达浒镇民生实事项目。会后,达浒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全力提供资金保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光明工程”正式启动。
彰显速度效率:90天实现全线点亮
交出这一张道路亮化满分答卷,达浒镇总计用了不到90天。
为了最快速度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全线亮灯,达浒镇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凝聚强大合力,高效完成了从设计、选址、安装到调试的各项工作。
项目建设专班开辟“民生绿色通道”,通过精简材料清单、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等为手续办理装上“提速引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专项资金审批。与此同时,周边沿线村民自发组成“志愿调解小队”,与镇村干部一起主动联合调处施工矛盾,确保“问题发现即响应、简单纠纷不过夜”。政府部门靠前服务的“审批速度”、村民群众主动作为的“守护温度”、镇村干部一线协调的“落实力度”,三股力量同频共振,共同勾勒出一幅干群通力协作的同心画卷。
4月勘测定线,5月破土动工,6月冒雨抢工,工期表排得像绷紧的弦。工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挖坑、立杆、布线、装灯。“绝不能让一个卡点耽误整体进度。”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群里,每天凌晨都会更新施工进度表。
据悉,浏东公路达浒段路灯安装项目全长8公里,每隔50米一盏,总投资约90万元。考虑到山区的多雾天气,路灯最终选用穿透力强的10米高压钠灯。“路灯的覆盖半径为30米,根据光学软件测算,恰好能消除所有弯道盲区。”达浒镇项目负责人介绍,“隐蔽的支路入口也单独加了灯,确保整段路无死角,真正实现‘出行明亮’。”
现今,当暮色浸染浏东公路时,这些新安装的路灯正次第绽放光芒,为居民撑起一把把“光明保护伞”,护航达浒百姓平安出行。
多元协同共治:织密干群联动安全网
今年5月,浏阳市在全市上下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达浒镇积极响应,聚焦道路交通、高危行业等15个重点领域,通过“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提升”四大行动,全力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天晚上,7个村的村级巡防队都会成为达浒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天我们都会组织分组错时巡逻。”麻洲村巡防队长老江自豪地指着自己胳膊上的红袖章,“想尽我们所能为自己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达浒镇村级巡防队每日对集镇主干道、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人口密集区域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防,除承担夜间治安巡查职责外,还主动参与交通疏导、隐患排查、安全宣讲、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截至目前,巡防队已累计开展巡防230余次,成功处理路面障碍排除、受伤群众救助等夜间突发情况23起,让群众看得见平安、摸得着幸福。
路灯亮了,守护还在升级。“无人机”上岗巡飞,与地面人员协同“作战”,热成像技术让非法生产无处遁形; “一盔一带”的百日攻坚同步开展,联合执法队在早晚高峰设卡检查,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4起;“屋场夜话”在全镇7个村遍地生根,共计收集各类建议56条,交通安全知识宣讲深入人心。路灯不只亮在夜晚,而是让平安和幸福,亮在每个村民的日常里。
据了解,下一步,达浒镇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努力将“民生愿景”转变为“幸福实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