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小河乡:事无大小必有应,掷地有声惠民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以前经过皇白公路,总怕突然窜出车来,现在路宽了,视线开阔了,还装了凸面镜,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近日,提起家门口的变化,浏阳市小河乡村民脸上满是笑意。
以项目实物量回应民声民意
项目是民生最具体的呈现,项目的实物量才是民意民声最根本的回应。小河乡始终将群众获得感作为项目谋划、争取与实施的核心出发点,以实干举措推动民生福祉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新储备项目7个,总投资达5.6亿元。落地项目28个,到位资金8473万元,形成“储备一批、推进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皇白公路是已落地以工代赈类8个项目的一个,总投资达480万元,以“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不仅完善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配套,更直接为当地120名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60余万元。同时,湘江流域浏阳市(小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项目、专业科普场馆基地建设、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实施,不断以项目的实物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实效到位率实现民期民盼
实效是民生最真切的满意度,解决问题的到位率才是民期民盼最根本的实现。今年以来,小河乡将每周二定为“河你架起连心桥”干部走访日,全乡干部“分片包户、责任到人”,与村民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今年收成怎么样”到“孩子上学有没有困难”,从“医保报销顺不顺利”到“家门口的路什么时候修”,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本上、放在心上。
同时,为了确保所求有应,小河乡围绕“解决问题”,建立“首问负责制+吹哨报到制+跟踪督办制”闭环机制,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答复,需村级协商或乡级部门协作的,第一时间明确牵头部门、制定时限表,上门核实处置。针对群众反映的“疑难杂症”,由乡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破解。自走访日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收集群众诉求286条,已解决212条,群众满意率达100%。
同时,在秸秆禁烧、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中,“敲门行动”落地见效。全乡干部对4100余户进行大走访、大宣传、大排查行动。干部们利用早晚农闲时刻,挨家挨户宣传交通出行、用火用电、防溺水、反电诈等安全知识,深入田间地头讲解秸秆禁烧政策与环保知识。截至目前,小河乡已累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00余处,开展知识宣讲872次,发放资料3000余份,覆盖全乡9752人,真正让“敲门”敲开“大门”、敲开“心门”。
从道路拓宽的“看得见”变化,到收入增加的“摸得着”实惠,从诉求解决的“心贴心”服务,到安全守护的“实打实”保障,小河乡始终把群众“心事”当作“大事”,每一个落地的项目、每一次耐心的走访、每一处整改的隐患,都是对“事无大小必有应”的生动诠释,未来,小河乡更会驰而不息,掷地有声惠民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