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暖心通道”再升级,4.7万米盲道改造完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初冬清晨,阳光洒在雨花区曙光西路崭新平整的盲道上,泛着银灰色光泽的麻石板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当盲杖轻触到路口那片特意铺设的圆点状止步板时,视障人士李师傅自然地停下脚步——这细微的触感变化,如同一位无声的向导,在他即将步入车行道前,给予了一次温柔的提醒。“现在脚下的路,会‘说话’了。”李师傅的这句感慨,道出了雨花区数万米盲道“静默升级”背后的温暖。
“今年我们已改造盲道14000余米,安装隔离柱3804处,全力打通残疾人出行的‘最后一米’。”雨花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黄欢介绍,自长沙市创建残疾人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雨花区已累计整治改造盲道2200余处、总长达4.7万米,设置隔离柱12250处,同步推进止步板、下盲口等贴心设施建设,从细节处保障残疾人安全通行。
今日上午9时,劳动中路西侧人流如织。市政工人正蹲在人行道上,仔细撬起一块块磨损严重的盲道砖,换上新铺设的麻石板。“这段50米的路段盲道磨损较严重,我们重点修复,确保平整、连贯。”现场施工负责人、雨花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维护室副主任刘凯表示,修复工作不仅注重耐用性,更严格遵循盲道铺设规范,确保盲杖接触感清晰、导向明确。
而在已完工的曙光路西侧,银灰色麻石板铺设整齐,盲道连贯无阻。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沿线井盖全部采用“隐形设计”,盖面纹路与盲道完全融合,避免形成“断点”。此外,每个路口均设置阻车隔离柱,防止机动车占压盲道,转弯处增设止步板,提醒视障人士谨慎通行。
“过去我们解决的是盲道‘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更关注‘好不好用’‘连不连贯’。”黄欢表示,雨花区在推进盲道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系统性整治,一方面清理占道箱柜、车辆,另一方面推动缘石坡道全域覆盖,同步优化止步板、下盲口等细节,形成完整无障碍通行链条。
截至目前,雨花区缘石坡道设置率已达95%,全区主次干道的人行道箱柜占压盲道问题基本消除。随着《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雨花区将继续推进人行道精细化维护,让每一条盲道成为可靠“向导”,每一处坡道化作温暖“拥抱”,真正实现“有爱无碍”。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