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动织密助残服务网 向阳家园与高校志愿者共绘温暖图景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格)10月20日,雨花区向阳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联合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打造的公益项目圆满收官。双方以校社联动为核心纽带,全年落地近10场大型公益活动,200人次高校志愿者深度参与,服务精神障碍人士及家属536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构建起“专业赋能、需求适配、持续温暖”的助残服务新范式。

专业资源下沉:校社精准匹配破解助残需求痛点

       作为深耕社区的社会组织,向阳家园始终将精神障碍群体“社会融入”需求置于核心,而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专业背景,恰好为服务提质提供了关键支撑。双方创新采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双向对接机制,将高校的社会工作方法、心理辅导技巧等专业资源,与精神障碍群体的情绪疏导、技能提升、社会参与等核心需求精准匹配,推动志愿服务从“普惠覆盖”向“精准触达”升级。

       3月启动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成为专业资源落地的首个实践样本。志愿者通过“压力纸飞机”心理团辅,引导30余名人士释放内心压力;随后组织社区垃圾清扫实践,帮助其在协作中建立社会责任感——这种“心理干预+实践参与”的组合模式,正是校社双方精准破解需求痛点的生动体现。

多元活动矩阵:从单一服务到全场景赋能延伸

       依托高校志愿者的创意活力与专业能力,双方共同打造覆盖“情绪疗愈、能力提升、社会参与”的多元活动矩阵,实现助残服务场景与内涵的双重拓展。

       自然疗愈+社交破冰:3月25日植物园踏春活动中,志愿者设计“数字炸弹”“天气预报”等互动游戏,快速拉近与精障伙伴的距离;在春日自然环境中,引导大家通过观察、交流放松身心,让自然场景成为心理疗愈的“流动课堂”。

       安全宣教+实用技能:结合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4月18日的安全宣教活动以“知识讲解+互动问答”形式,系统讲解生活安全常识,帮助精神障碍人士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为其日常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专业干预+节日关怀:4月22日音乐疗愈活动里,志愿者联合专业人士开展节奏互动、合唱等环节,《劳动最光荣》的歌声响彻现场,既传递了节日温暖,更帮助精神障碍伙伴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舒缓情绪,实现专业疗愈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全链条赋能:点亮精神障碍伙伴价值

       系列活动中,“文化体验+社会认同”的赋能闭环尤为亮眼,不仅丰富了服务内涵,更让精神障碍伙伴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5月27日端午活动上,40把空白漆扇经精障伙伴巧手拓印,变身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5个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登台亮相,现场热烈的掌声,成为对他们能力最直接的认可。

       9月25日开展的“科技之光·照亮心灵”湖南省科技馆探索之旅,进一步拓宽了精神障碍伙伴的社会参与边界。志愿者陪伴大家近距离体验科技展品、参与互动项目,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帮助其逐步打破社交壁垒、增强社会功能。正如志愿者所言:“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今天他们眼里闪烁的好奇与喜悦,终将成为融入社会的力量。”

       此次校社联动公益项目的收官,既是一次助残实践的圆满落幕,更是社会组织与高校力量协同育人、服务社会的成功探索。未来,向阳家园将继续深化校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挖掘高校专业资源潜力,为精神障碍群体搭建更多元、更广阔的社会融入平台,让“精神障碍友好·融合共享”的理念,在更多温暖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刘佳妮】 【编辑:陈焕明】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