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刀河的传奇丨自驾游长沙·记者探河源①
编者按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河流承载着生态、人文、经济,每一条河流的源头及沿线,都生动诠释着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等时代主旋律。国庆节前后,长沙晚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靳江河、圭塘河、龙王港等长沙内河,以全媒体方式记录河流源头及沿线的发展变化,展现长沙“十三五”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颜家文
刚刚过去的盛夏,是社港镇周洛村最热闹的季节,10万游客来周洛大峡谷享受夏日清凉,在捞刀河源头体验溯溪漂流的畅快。
而今,正逢国庆中秋双节,大峡谷中漫山遍野的桂花开了,泛舟情人湖中,花香沁人心脾。四面八方的游客闻香而至,探源赏景。
这个浏阳最北端的偏远山村,接待的游客量逐年增长,去年已逾30万人次。
捞刀河发源于此,也默默见证了青山绿水间的巨大变化。国庆前夕,记者自长沙驱车约百公里来到周洛,从这里开始探寻捞刀河沿线的风情、故事和传奇。
第一站:社港周洛
小山村有80多家饭店民宿
一年接待30多万游客
从社港集镇往周洛,还有20多公里。进入周洛景区,山间云雾缥缈,较之晴日别有一番趣味。
周洛村党总支书记徐婵娟带着记者,坐游船通过狭长的情人湖,再循着哗哗水声,沿着峡谷间的步道拾级而上。当地镇志记载,这一峡谷长5公里,谷深800米,峡谷内溪流名为正溪,在景区外与石柱峰北麓两条小溪汇合,最终经关山水库注入捞刀河。
一路攀爬,满目葱茏,大片金桂、银桂、丹桂盛开,掩映在大大小小的瀑布间。约半小时后,一条自山顶直落下来的巨大瀑布映入眼帘,如玉带天悬,在崖壁溅起一片晶莹。徐婵娟说,峡谷中共有65个瀑布,这是落差最大的北斗庵瀑布,落差260米。
谁能想到,这满山的美景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当时20多名村民在森林中搬石头修山路,建设周洛景区。彼时还有惊喜,发现了上千棵野生桂花树,专家确认为“亚洲三大野生桂花群落之一”。
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周洛景区交给了更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来经营,并新增“天空之镜”观景平台、高空森林玻璃滑道等项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2019年,周洛迎来游客35万人次,揽金8000多万元。今年暑假,周边游逐渐恢复,两个月就有10万人次来游玩。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细心的游客发现,景区内并不提供餐饮住宿。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因为希望与村民一起分享发展的红利,让老百姓发展餐饮、住宿来增加收入。
据介绍,周洛村已有80多家餐馆和民宿。目前,镇、村两级正在对一批空置土坯房进行流转招商,准备打造精品特色民宿。
“以前村里出去打工的有400多人,现在大家纷纷回家,留守儿童从上百人减少到一二十人。”徐婵娟介绍,全村餐饮、住宿、景区管理等从业人员有三四百人,加上水果种植、特产售卖等,一半以上家庭受益于乡村旅游。
郭顺亲和妻子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佼佼者。两人原来在长沙各地打井,一年收入只有几万元。2014年,眼瞅着周洛游客越来越多,两人就回来开饭店。因为家里离景区大门不到100米,加之厨艺很好,生意越来越红火,旺季时每天有二三十桌游客用餐。“一年能赚20多万元!”郭顺亲开心地说。
村民富裕了,村集体的腰杆也挺起来了。村主任沈中日介绍,通过周洛大峡谷、飞瀑漂流的分红收益,以及投资“网红桥”、精品民宿等旅游项目,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突破50万元,而5年前还不到10万元。
第二站:沙市秧田
网红“博士村”远近闻名
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浏阳,捞刀河流域的北乡人被认为“会读书”,这是因为北乡有深厚的耕读文化。
据统计,截至2019年,沙市镇秧田村、淳口镇杨柳村和鸭头村、龙伏镇的焦桥村和石柱峰村一共走出了84名博士,成为远近有名的“博士村群”。
走进秧田村干净整洁的村庄,一面白底红字的“博士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地标。墙上有26名博士的照片和简介,今年新考上的一名博士生还没来得及更新。此外,这个1200多户家庭、5000多人口的普通村庄,还走出了170多名硕士、600多名本科生。
第一位从小村走出去的博士是罗宣干,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如今已80多岁。为了鼓励后辈读书进取,罗宣干专门在银行存了一笔教育基金。
最近,秧田村又传来一对父子成为北大校友的佳话。原来,1988年,罗志勇从家乡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后获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今年,儿子罗宇轩也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乡风文明也是乡村振兴之“魂”,这几年来,“体育小镇”沙市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秧田村也赋予耕读传家文化以新的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捞刀河畔新风扑面,记者在秧田村采访时恰好见证了倍感温馨的一幕:武汉复地翠微新城小区的30名业主代表,给村里两所小学送来了电脑、打印机、体育用品等,还为40名贫困户带来了米和油。
原来,复地翠微新城小区有一名罗姓业主是武汉大学教授,老家就在秧田村。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秧田村委会通过他得知该小区急需生活物资,就组织村民捐款18.6万元,购买了两大车面粉、挂面、食用油等,送给该小区1500户居民。
“一定要来当面说一声谢谢!”面对淳朴善良的村民,武汉客人弯腰深深地鞠躬。这一躬,道不尽深深谢意,说不尽湘鄂一家亲。
第三站:长沙经开区
捞刀河畔孕育产业传奇
荒地上“长”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
捞刀河流过浏阳的洞阳、永安,掉头向北进入长沙县,在这里划出一条大弧线,孕育出产业传奇——在这块区域,诞生了浏阳经开区(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园区,如今均成长为长沙乃至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9月28日,记者走进长沙经开区,探寻园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28年的发展,这片曾经的荒地已成长为全省体量最大的国家级经开区,并跻身全国前17强。特别是这几年来,园区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两主一特”产业格局,其中,工程机械与汽车产业均成长为千亿产业,长沙经开区也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两千亿园区”。
自主研发、智能制造成为长沙经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
在铁建重工第二园区,记者见到了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盾构机。该工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总占地1000亩。自公司搬到长沙的这些年来,我国在盾构机领域就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从替代进口到实现出口的历史性跨越。
在国科微电子,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年轻的研发人员们正在埋头苦干。国科微电子总裁周士兵说,作为湖南省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发展迅猛,科研团队从几十人壮大到近400人,并在多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创造了“中国芯”奇迹。
“今天的长沙经开区,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奇迹。”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党群局副局长黄姿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一分钟,上汽大众下线一台整车,蓝思科技制造2000片防护玻璃面板;一小时,铁建重工盾构机掘进720厘米;一天,一家参与智能化改造的制造型企业减少用电成本2.8万元……
河水不言,奔流不息。关云长横刀立马的传说流传千年,让捞刀河闻名于世。而河流两岸勤劳智慧的人们,定将续写现代化发展的更多传奇。
相关链接
从长沙前往捞刀河源头自驾线路
杭长(长浏)高速—武深(平汝)高速—社港互通—社港集镇—社大公路—周洛,约100公里
社港特产
高山茶、油豆腐、火焙鱼、红薯粉、粉皮
社港美食
淮洲莲子炖水鸭、 新光白灼芦笋、干豆角蒸扣肉、捞刀河火焙鱼、糖拌松肉、炒红薯粉、周洛油豆腐
河流简介
捞刀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有“长沙第二大内河”之称,其名来自于三国关羽攻打长沙时青龙偃月刀掉入河中的传说。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石柱峰北麓的社港镇周洛村,流经龙伏镇、沙市镇、北盛镇、永安镇、春华镇、黄花镇、捞刀河街道等地,于三汊矶大桥南汇入湘江。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