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花钱能入学,他骗了家长上百万元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通讯员 周玮师)轻信花钱就能读理想学校,家长不仅自己受骗,还“坑”了其他家长……7月31日,记者从开福区检察院了解到一起诈骗案,为存在教育焦虑的家长敲响警钟。

  轻信“入学捷径”掉进骗局

  2023年10月,陈女士在一个培训群里认识了自称能办理学生转学的李某某。李某某是某教育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他向陈女士宣称,自己有能力帮学生办理转学、进入重点班等事宜,还表示曾成功办理过类似案例。

  陈女士表示,她的孩子想进入长沙市某名校读书,她的外甥女则想从外地转学到长沙某知名中学高中部。李某某拍着胸脯保证均可以办理,双方于是约定陈女士孩子的入学费用为16万元,外甥女转学费用为7.2万元。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陈女士向李某某指定账户分三次转账,共计人民币23.2万元。

  然而,到了2024年2月开学时,陈女士的外甥女转学一事毫无进展。陈女士要求退款,李某某却说钱已用于找关系,还称之后若有其他学生需要转学,可找其他家长收钱,再将7.2万元全部退给陈女士。陈女士轻信了这番说辞,便没有深究。

  介绍熟人坑了其他家长

  刘女士和陈女士的孩子是同班同学,故对陈女士十分信任。在一次交流中,刘女士得知陈女士在“托关系”帮自己孩子运作升学一事,便向陈女士提出自己也有这样的需求。

  2024年7月,陈女士将李某某的联系方式推荐给了刘女士。刘女士与李某某见面后,李某某称可以运作升学。半信半疑的刘女士来到李某某的工作室考察,李某某当场吹嘘自己和长沙市多所知名中学都有合作,对刘女士提出办理入读总费用18万元,先交预付款12万元,若办不成保证退款。当天,刘女士向李某某指定银行账户转账12万元。

  可到了2024年9月,陈女士的孩子没能入读期望的中学,刘女士的孩子也没能如愿。李某某以校长没签字为由进行拖延。2024年10月,李某某先是手机关机,后彻底失联。

  2024年11月,陈女士和刘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查,李某某与陈女士、刘女士均为口头协议,仅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等书面证据。陈女士损失了16万元,其外甥女损失7.2万元,刘女士损失12万元,三人被骗金额共计35.2万元。

  提醒:警惕“花钱就能入学”

  开福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检察官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听取了被害人意见,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经依法查明,2022年12月以来,李某某注册成立某教育咨询公司,从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相关工作。以此为掩护认识学生家长,并声称有“入学捷径”可以解决学生转学、进重点班等事宜,在根本没有能力满足家长诉求的情况下,先后骗取11名被害人共计136万余元,其中30多万元系未遂。李某某将骗得的财物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及偿还个人债务。

  承办检察官认为,被告人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涉嫌诈骗罪,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最终,李某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检察官提醒,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的心头大事,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家长的焦虑心理,打着“能解决上学难题”的幌子实施诈骗。孩子入学、转学等事宜,一定要通过学校官网、教育部门等正规渠道了解政策和流程后依法依规办理。对于声称能花钱搞定上学问题的,要保持高度警惕,若不幸被骗,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以便警方更快追查,挽回损失。

【作者:黄能 周玮师】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诈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