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故里”红色沃土长出绿色产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周旭丰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赞扬彭德怀的一首六言诗。彭德怀戎马一生,打的都是硬仗:镇守井冈山、保卫延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等,战功赫赫!
2月8日,记者走进湘潭县彭德怀同志故居,感受到了这位开国元帅挚热的爱民情怀,也欣喜看到元帅故里一派欣欣向荣。
故居:彭老总两度回乡体察民情
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淅沥的春雨落在一座看似寻常的农家小院。堂屋门楣上,邓小平题写的“彭德怀同志故居”横额门匾格外醒目。老宅前,柑子树、柚子树枝繁叶茂,这两棵树是彭德怀1961年回乡时亲手栽种的。
彭德怀纪念馆宣教员黄桑勇告诉记者,彭德怀出身穷苦人家,最初一家八口挤住在三间破败的茅草屋,因为家中贫穷,连门窗都悉数变卖。27岁,彭德怀把在湘军任职的薪金交给胞弟彭金华、彭荣华,让他们重建了一座土砖房,也就是现在的故居。
1958年、1961年,彭德怀两度回乡,进行农村调查。为了了解民生实情,他并没有居住条件更好的招待所,而是住进自己的旧居彭家围子。
1958年12月16日,彭德怀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回家当晚,彭德怀听公社和大队干部说粮食大丰收,求真务实的他立即同干部们步行来到田边,打着手电筒,蹲下身来,细数禾蔸上有多少株稻秆、每个穗上大约有多少颗稻谷,计算每亩地的产量。
1961年冬天,彭德怀第二次回乡开展农村调查,仍是住在旧居。30多天里,他踏遍故乡的山山水水,在堂屋里接待来访干部群众2000多人。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他写了5份农村调查材料,交党中央参考。
回乡期间,彭德怀曾为家乡干部规定了“八不准”:“不准搞瞎指挥,不准搞浮夸;不准说假话,不准搞强迫命令;不准打骂人,不准罚口粮;不准拆毁社员房屋,不准砍伐山林。”
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已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
与故居遥相呼应的彭德怀纪念馆依山而建。每到寒暑假、重要节日和纪念日,抗美援朝老兵、青少年学生、基干民兵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彭德怀纪念馆参观,向彭德怀铜像敬献花篮,缅怀彭德怀元帅的丰功伟绩。
迫击炮、火箭筒、轻机枪……记者看到,纪念馆内陈列了几件武器,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用这类简陋的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掌握战场形势,彭老总搭乘一辆吉普车,带着一个警卫员,随第一批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黄桑勇讲解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连夜率领数十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保家卫国。在技术装备落后、后勤供应困难、异国作战等极其不利的恶劣条件下,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打得美军三易主帅、退回三八线。最终,美军将领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前来参观的彭德怀红军小学学生黄美慧说:“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些舍身忘死的志愿军战士。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奋发图强,长大报效祖国。”
彭德怀纪念馆副馆长张小莉介绍,2006年11月,彭德怀纪念馆和故居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通过2008年、2018年两次提质改造,目前景区占地面积193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特别是2018年德怀大道开通,实现了高速到景区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开馆至今,彭德怀纪念馆共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张小莉透露,彭德怀纪念馆引进湖南军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彭总故里国防教育主题公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在乌石镇乌石村盘古圫、梅子塘、寺冲水库地块建设一个集红色旅游、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军事娱乐、人才培训、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项目。
故乡: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
漫步彭德怀故里,处处山清水秀,树木漫山遍野,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付出。据当地村民回忆,1961年,在家乡调查期间,彭老总看到光秃秃的群山,痛心疾首,他对公社干部说,“山要重新绿化”。公社干部面有难色,因为没有树种。彭老总说:“回北京后,我给你们寄树种来,每家每户种上几棵。”果然,他回到北京后寄来了两大箱树种。不仅如此,回乡调查时,他还抽出时间参加植树造林、开垦农田等劳动。
记者看到,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散落在山野阡陌间,村民们开的农家乐、民宿、草莓种植园触目皆是。乌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慧聪介绍,该镇的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猪型”,乌石香米、乌石黄花、乌鸡绿壳蛋、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较为有名。旅游是乌石的新兴产业,也是乌石的强势产业,青山绿水和彭德怀纪念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颇为亮丽的自然人文胜景。如今,乌石彭德怀同志故居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三角”。
乌石峰村位于乌石峰下,是原省定贫困村。2018年,村里请驻村帮扶队牵线,与湘潭本土旅行社合作,开启乡村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并成立湖南丰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三十六坊”,以农家体验、手工制品创作等项目,吸引人们开展研学游、亲子游,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之路。目前,全村65户1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通过开农家乐脱贫的阳利梅高兴地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了!”
曾慧聪表示,乌石镇决心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业的全面提升,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把乌石建成“生态优美、幸福和谐、魅力独具”的长株潭风情名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