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党史“宁”来讲⑯】谭亮、张宁: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凝心聚力

  让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今天推出

  《致敬百年·党史“宁”来讲》

  第16期节目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讲述者是宁乡市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谭亮、张宁

讲述者:谭亮

讲述者:张宁

  ▲讲述者谭亮和张宁是宁乡市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他们热爱生活,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担当起新时代群文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时的红色区域处于敌人重重包围、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之中,一些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坦诚写道: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形势的低落。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起来;和敌军打仗,不论哪一军都要硬打,没有什么敌军内部的倒戈和暴动。……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后,红四军为打破闽粤赣三省敌人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会剿”,决定转战江西。毛泽东率领第二纵队断后,阻击从龙岩方向来的敌人。1930年1月5日圆满完成阻敌任务后,毛泽东开始思考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和全局的问题。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一间简陋的房间里,他秉烛夜书,给当时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写了一封长达六七千字的回信——《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文后一年多,即1931年秋冬之际,红军连续挫败蒋介石的三次“围剿”,使赣西南和闽西南大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革命高潮迅速到来的预见逐渐成为事实。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最终引领中国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星星之火最终以燎原之势燃遍了整个中国。毛泽东对于东方社会革命形势的分析、对于“中间地带”革命道路的设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道路的探索,也为当时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拉国家进行革命、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这一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历经九十余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所蕴含的精神信仰、思想认识、创新探索、价值导向、科学思维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起着统一思想、资政育人的作用。特别是文末,毛泽东以诗人般的豪迈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发出呐喊:“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乐观积极的语言,照亮了党的前进方向,坚定了战士们的信念,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壮丽诗篇。


【作者:】 【编辑:谭伟】
关键词:党史学习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