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江碧水”成为长沙的亮丽名片
刘政
“加强河湖管护,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全市第一总河长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一江碧水’成为长沙的亮丽名片。”
从古至今,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不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
水兴则长沙兴、水美则长沙美。长沙是闻名遐迩的“山水洲城”,也是一座滨江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全市共有湖泊14个、堤垸78个、水库611座、大中型灌区51个,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37条,年均过境水量达700亿立方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一江一湖六河” 综合治理,实现了河湖长制工作由“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转变。全市26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5年的76%提升至2020年的100%,51个市控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达100%,浏阳河水质由2017年以前的Ⅴ类或劣Ⅴ类提升至Ⅲ类,2020年,市河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浏阳河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前,长沙“水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断面水质不稳定,少数区县(市)用水总量已经逼近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基层河湖长责任落实还存在“虚化”现象,等等。
守护好长沙的“一江碧水”,就要强化目标导向。对标对表“一江一湖六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和2021年国、省控断面年度水质优良率和市控断面年度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管“一江一湖六河”年度水质达到目标的要求,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守护好长沙的“一江碧水”,就要坚持综合施策。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既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流域综合整治,又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既强化水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又充分利用水权、水价、水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合力。
守护好长沙的“一江碧水”,就要主攻重点难点。突出抓好园区达标排放,推进园区环境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排口管理,对各类江河排污口、排水口、排渍口建立档案,优化改造截污设施,全面减少溢流现象;突出抓好堤防安全,全面提升防汛抗灾的能力;突出抓好水资源管理,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守护好长沙的“一江碧水”,就要狠抓考核评价。落实好区县(市)的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发挥好各级河长办“指挥部”“参谋部”“协调部”的作用,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以考核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河湖长制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让我们自觉肩负起河湖管理保护的重大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坚持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让长沙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作者单位:长沙市委办公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