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丨何叔衡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编者按
英雄模范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时代的坐标。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红星云集、英模辈出的湖南长沙,更要深入挖掘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今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专栏,讲述何叔衡、邓中夏、蔡和森、夏明翰等湖湘英模的故事,发挥英雄模范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从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中,我们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的力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喻志国
“共产党员有什么特权?党给予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近日,在何叔衡烈士故里、被誉为“红色小镇”的宁乡市沙田乡,由沩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工委主办的党史故事微宣讲进入决赛,16位优秀青年挥斥方遒一决高下,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所有人心中燃起了理想信念之火。
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在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坐落着一处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共有大小房屋23间,这里是何叔衡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五一”假期,前来参观的游人如织,小山村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何叔衡于1876年出生,1902年考中秀才,由于痛恨衙门的黑暗腐朽,他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被友人笑称为“穷秀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辫子,宣传革命思想,和王凌波、姜梦周、谢觉哉被誉为“宁乡四髯”。
1913年,37岁的何叔衡来到长沙,成为湖南一师“最老”的学生,并与毛泽东、蔡和森等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之后,他与毛泽东等人在长沙秘密组建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何叔衡与毛泽东前往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0月,参与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员。1922年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无题》一诗,是何叔衡于1928年赴莫斯科时,即兴改写的陆游诗作,而“忘家客”成了革命先辈们的真实写照。
1930年7月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
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毛泽东评价他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他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
红色旅游成为沙田乡富民产业
1929年,何叔衡留学俄罗斯时,曾写过一封信给继子何新九,信中写道:“我绝对不是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求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子孙的……”如今,他的话犹在耳,精神将永世留存。
“我虽未见过曾祖父,但从祖父和父亲口中多有了解,也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和记录,他的光辉形象和革命事迹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之中。”何叔衡曾孙、年过古稀的何盛明深情地说,如果不是有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曾祖父何叔衡本可以在家乡安稳富足地度过一生,但是他却选择了投身革命。
“学史而增信,信增而行健。我们要继续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在瞻仰先辈故里中坚定信仰之基。”沩管会党组书记蒋改平感慨地说,来到何叔衡同志故居,在红色沙田瞻仰先辈故里、缅怀先辈事迹、传承先辈精神,可以教育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增强信念、提振信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叔衡虽死,精神不灭。他的热血,铸就了永远的历史丰碑。”目前,何叔衡同志故居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如今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员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20年接待参观者约10万人次。
为了革命成为“忘家客”的何叔衡烈士,已经牺牲80多年,如今他的家乡沙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沙田乡经济稳步提升,红色旅游成为富民产业,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