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更多“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消费新场景
编者按
“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长沙正深入开展提振消费、放心消费行动,不断激发消费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和人民群众消费热情,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此,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干?本期长沙晚报理论版,约请省市社科专家和基层工作者谈看法、谈体会、谈建议,敬请垂注。
马骏
提振消费,是当下经济工作最热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今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实施内需扩量提效攻坚行动。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深入开展提振消费、放心消费行动,激发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和全国特大城市,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区位交通、研发创新、产业培塑和网红城市等优势,在扩大内需、畅通循环、提振消费上脱颖而出,努力打造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此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专属的灵魂IP,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消费吸引力、消费竞争力、消费辐射力和消费影响力?笔者认为,在国内网红城市不断涌现的今天,只有围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情绪价值和特色体验做好文章,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才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凸显特色,营造引流、回流效应,打造潮流、顶流格局。
1 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
“烟火气”就是人气,人气旺则信心足。人间烟火,就是芸芸众生、广大百姓的生活日常。这既是一种刚性需求,也是一种不竭动能。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既要有高大上的现代化建筑和设施,也要有融入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的温暖和记忆,更需要“蓦然回首”和“灯火阑珊”的浪漫与共。如此,城市才有灵魂、显生机、聚人气。人气就是发展的底气,更是消费的信心。无论是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日本东京的银座,抑或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无一不是人气的实力担当和消费的火爆代言。长沙作为著名的网红城市,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必须在吸引消费人气上谋划新思路、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场景,把小街巷的烟火气融入大都市的繁华中,以烟火气息装点城市的亲民气质,以烟火气韵吸引八方来客,以超强人气提振消费信心。
“湖南味”就是特色,特色明则卖点多。热辣滚烫,用来形容湖南味应不为过。无论是湖湘文化还是三湘民俗,是长沙美食还是山水洲城,在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同时,又都以一种“火辣”的热忱呈现给世人。湖湘文化中的理性、务实与包容赋予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特质。红色热土、热血奔流,更向后世传递着一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一曲动听的《浏阳河》唱响五湖四海,一座马王堆千年古墓惊撼全球的目光。被毛主席称之为“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长沙臭豆腐不知搅动了多少吃货的味蕾。湘绣、湘瓷、湘剧、湘莲、湘菜、湘茶、湘烟花早已蜚声海外。而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更多具有湖南味的消费新场景,则是将湖南味具象化、实感化,以湖南味刷新消费体验感和获得感。
“国际范”就是流量,流量大则价值高。国际风范通常自带流量,光环加身。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语义中,“国际范”理应包括城市功能的国际范、营商环境的国际范、消费客流的国际范、商品品牌的国际范、购物体验的国际范等概念。国际范,代表一种左右时尚的风向标、引领潮流新方位的价值认同。商业的本质在于交换产生价值。在国际化的消费体验中,不单能获得境内外一流的商品本身,实现足不出户买卖全球,而且能实现优质的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并在差异化的文化互动中获取额外的“溢出价值”。例如,在首发经济、首店经济中感受独具魅力的尊崇、专享的消费体验。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必将引致更多全球消费品牌与客流,繁荣内外商品市场,促进多边人文交流,实现多维价值创造。
2 长沙应围绕“培育烟火、抒发湘韵、拥抱国际”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持续擦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金字招牌。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拥有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贾谊故居、铜官窑等世界级历史文化地标,是“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应积极利用招商引资机遇、节庆文博展会、人文艺术交流、手机移动终端、机场高速窗口等各种渠道,持续擦亮这些举世耀眼的IP。同时,培育更多“文化+科技+商业”融合发展的新消费场景、新消费模式,运用新宣传手法,推动本土金字招牌唱响全国、走向世界,将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变成提振消费的真金白银。
充分彰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湖湘底蕴。“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历经千年,浸润着长沙这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热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振聋发聩之声回响于岳麓书院之上,记载了朱熹、张栻、王阳明等历代名家对道的追寻。长沙既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走出了黄兴、蔡锷等名人。橘子洲头、爱晚亭、清水塘、新民学会无处不留下伟人“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思想足迹。长沙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应把湖湘之魂、文脉之根融入长沙特有的名人文化、惊艳的美食文化、火辣的市井文化、时尚的娱乐文化中,营造更多既能讲好长沙故事,又能激发消费意愿的新消费场景,打造更多具有湖南味的消费打卡点、体验点和情怀点来感受非凡的湖南口味。
充分营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烟火气韵。作为千年古城的长沙,至今保留着许多老街巷、老民居、老公馆、古城楼、古城墙等,拥有24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有潮宗街、太平街、西文庙坪、妙高峰等历史文化街区和西园北里、白果园、化龙池等历史地段,涵盖太平街、坡子街、北正街、都正街、药王街、藩后街、大古道巷等众多古街巷,是承载老长沙传统生活图景烟火气最浓郁的精华地。而代表现代气息的五一商圈、万家丽商圈、梅溪湖商圈、红星商圈、北辰三角洲商圈等,则弥漫着以时尚消费为特征的商业烟火气。长沙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应精心呵护这些活色生香的烟火气韵,鼓励市民营造烟火气、商家传承烟火气、大众参与烟火气,培育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消费场景,保护和传承好传统记忆与技艺,吸引更多消费人群驻足、体验和品鉴。
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色场景。长沙这座全国网红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应立足现有基础、深挖自身潜力、彰显特色魅力、深耕优势所长。应将湖湘文化、湖南口味、长沙记忆等基因和元素,有机融入特色消费场景、特色消费街区、特色消费商圈之中,让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历史的积淀、人文的魅力和文化的价值。应针对不同年龄和对象的人群,打造诸如符合中老年人、年轻人的购物、亲子、研学、农事、红色、科教等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目的地和体验场所。应根据不同国别和地域的人群,将文旅、商务、展会、文博、论坛、学术与消费体验融合起来,营造差异化、便利化、特色化的消费新场景。应紧跟时代步伐,打造更多首店、餐饮、酒吧、脱口秀小剧场、网红打卡式民宿、文创书店等多业态场景,建设更多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
不断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营商环境。要持久吸引消费客商与客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必不可少,良好的口碑正是消费意愿的原始动力。各职能部门应更贴近消费者、贴近商家,做好“调研员”“参谋员”和“服务员”,出台更多鼓励全天候消费的政策,定期发布大众消费指南。具体来讲,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与指导,建立消费者评价和反馈机制,确保商家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着力提高酒店、餐饮、扶助、医疗、急救等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外币兑换、多语种导购、退税、售后、咨询等配套服务;优化交通环境,使交通成为舒适购物体验的一部分;建立健全高效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城乡消费一体连通,打造更多城乡互动消费体验场所,等等。(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