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构建“1+3+N”无人机应急救援体系,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
长沙晚报4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通讯员 刘梓嫣)应急救援时充当开路先锋,争取救援“黄金时间”;面对复杂环境时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一屏窥全域”……长沙县有一张无人机织就的“天空之网”。
“前方正在生火的群众请注意,您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请立即扑灭火源!”近日,搭载高分贝扩音器的无人机在长沙县林区上空开展智能化巡航,安全提醒持续不断地响起。在巡查巡护中,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设备,能360度全方位拍摄并实时传送画面至应急指挥中心,织就一张“立体式”监测网。
“我们通过多机组网格化巡查重点区域,单架次覆盖10平方公里复杂地形,监测效率较人工提升99%,这是很多传统方式难以做到的。”星城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队队长介绍,去年高温时段通过无人机搭载喊话机等设施,成功劝离200余名处于危险区域的野泳、野钓居民。
汛期来临之际,无人机便化身“空中卫士”,通过搭载激光雷达、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对河流水位、堤坝渗漏点、山体滑坡隐患区域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在人员搜救中,无人机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穿透夜间或浓密植被环境,锁定生命体征信号。
“去年10月,13人在北山镇户外徒步被困,由于地形复杂、道路受阻,传统的救援方式难以快速锁定被困人员,星城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队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成功搜寻到被困人员,并投送水、面包等应急物资,最终全部成功脱险。”记者从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了解到,长沙县已初步搭建了3个移动前线基站、20个固定无人机库,在森林防灭火、防汛等重点工作中,及时提供森林火情态势及汛情水位变化、堤坝安全等情况,快速发现火情、管涌、渗漏等隐患。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县构建“1个应急指挥部+3个移动前线基站+N个无人机平台”的低空应急救援体系,通过“发现—响应—处置—复盘评估”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对森林火情、防汛救灾、人员搜救等突发事件的全领域全链条管控与处置。自2024年开展无人机低空应急工作,星城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队已参与各类任务100余次,在防火、防汛、人员搜救和财产搜寻等方面成果显著,平均响应时间缩至5分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