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种子”,长沙创未来 | 山水洲城记
“最好的孵化基地在眼前,最好的创业伙伴在身边。可以说,长沙在各方面都让大学生创业无忧。”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在湖南求学和生活过,却带着项目扎根湖南湘江新区的“金种子”选手,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00后”周梓博说,“明年6月我将硕士毕业,目前会保持一定时间、一定频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沙,确保项目在长沙本地研发和产品化的工作能得到有序开展。”
3月23日晚,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收官。六位脱颖而出的“金种子”和他们的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即将在湖南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里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从航空航天到节能环保……六大前沿赛道向青年学子敞开怀抱,“金种子”为何选择长沙?连日来,橘洲君采访了六颗“金种子”,寻找答案。
一
这是一个连接未来的创业园。
“看得见湘江,也便于链接高校资源,这个位置特别好,现在我们有2至4人在这里办公。”“95后”江苏小伙顾善植,2017年来到长沙,在国防科大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求学期间,他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组建团队创办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的技术不比别人差,甚至在很多方面优于别人,为何不冲一把?”时间来到2021年,在深圳打拼的顾善植,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创业的火苗在顾善植内心升腾。于是一个晚上,他给自己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拨去了电话。
“摇人”的过程非常顺利。初中同学郁步州辞掉了在重庆的工作,开着车来到长沙。王聪睿是顾善植硕士期间的室友,在职位晋升前夕辞掉工作一起创业。吴瑶、唐宇是顾善植在鹏城实验室的同事,胡亚清和李无忧曾工作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几人早就有了创业的念头,听了顾善植的AI版图构想之后,一拍即合,辞掉工作到长沙投身AI的创业浪潮中……3年间,汇视威智能聚集起30多人的团队,成长为湖南省内智算产业最具潜力与实力的企业之一。
“每一个身份都是我的勋章,见证着我在不同时间段的成长与荣耀。”作为《夺金2025》六颗“金种子”中唯一的妈妈选手,刘园园在几天前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赶到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签下入驻协议。由此,由她创办的闪灵智合正式启航。
刘园园是湖南邵阳人,2017年,本科毕业的刘园园被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回到长沙成家立业,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我的这颗创业的种子早在2023年时就埋下了。”刘园园说,是《夺金2025》节目、“七个一”行动以及湖南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支持,让这颗种子提前萌芽、破土而出,闪灵智合也应运而生。
提及“闪灵智合”的公司名字,刘园园表示,是长沙给了她灵感。
“有一回,我乘坐的出租车沿着湘江边行驶,我抬眼看到了‘灵气闪耀的长沙’的城市Logo。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公司内涵吗?”刘园园说,“闪”代表精准和敏捷,“灵”寓意着以技术守护“万物生灵”的使命,“智”代表新技术和新质生产力,“合”则是指依靠长沙各方资源的托举。
“这是我参加《夺金2025》的奖杯,代表着一颗金色的种子。”一见到橘洲君,吴睿恩大方分享着参加《夺金2025》的心情。吴睿恩是湖北武汉人,出生于2004年。自小受家庭影响,吴睿恩对创业有着浓厚兴趣。“我认为,创业带来的获得感比按部就班地上班更迷人。”
吴睿恩坦言,创业过程中,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团队提供了梦想萌芽的沃土。“你看,这么大片的办公场地,就是创业园免费提供给我们的。”在创业园2楼的睿翼智控办公区,吴睿恩向橘洲君介绍,创业园不仅为团队提供了场地、资金、测试的全面支持,还帮忙对接各类投资、调研、交流活动,提供创业知识技能培训,让其能与企业创始人面对面交流,获取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学校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给了我们创业者一条捷径。”
二
这是属于“00后”的底气与坚持。
2024年底,周梓博来到长沙,当被问及是什么缘由支撑他离开北方,选择来到长沙创业时,他坦言是因为“有足够的底气”。
“首先是我的创业项目拥有原创的核心技术,给足了我天高任鸟飞的底气。”他笑道,团队首创的热吸附转移技术、散热循环自驱动技术和异构芯片峰值算力调控技术,能把设备上的热量瞬间吸走,为芯片穿上“冰丝战甲”。
“其次是长沙的诚意,给足了我背起行囊就出发的底气。加上国家超算长沙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里已经构建起的庞大算力体系,更是给足了我们大力钻研科创、向阳而生的底气。”周梓博表示。
不久前,周梓博来到湘江科创园,参加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创业孵化体验之旅”,实地感受到了长沙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的一体化服务。“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说,都已经完全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他感叹,人才公寓、食堂、共享实验室、健身房、篮球场等一应俱全,“创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沙都为我们考虑到了,还提供了拎包入住的环境,真正实现了背着双肩包就能来创业。”
在他看来,创业的“第一桶金融活水”最为关键,也最难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对我们来说就非常友好。”周梓博说,有了这笔基金,大学生就没有太多的负担,也没有太多的风险,“这笔基金是创业者和基金管理人去共担风险,如果在校生创业失败的话,也没有一些高风险的协议,这个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极为暖心的政策。”
“一天要接受三家媒体的专访,查子涵同学,你火了。”
“不是我火了,是湖南创新创业氛围火了,我们只是认准目标、做好准备,还恰好赶上了趟!”……
3月27日,橘洲君采访的查子涵,有诸多身份标签:“金种子”选手、检测设备公司创始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查子涵在《夺金2025》比赛中,以一款用于高铁列车车体检修的“头戴一体式巡检辅助设备”和“Lynk双A检修辅助系统”在先进制造赛道胜出。
查子涵的学校在衡阳,这一次计划在长沙待三天,除了接受媒体采访,还要忙着初创公司湖南灵岭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运营诸多事情,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说,创业就像升级打怪,迈出的每一步,更是坚持者的选择。
“团队和资金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关。”他有了创业设想之后,发现前行的路卡在了软件开发和模型训练这一环。他从朋友圈里将自己擅长软件开发的“发小”拉入伙,在闲鱼上机缘巧合认识一位专业模型训练工程师,三个人作为联合创始人,搭建起核心团队。
在解决资金的思路上,更是全面出击。家里的帮助和支持解决了一部分,更多的是十多名团队成员想办法。“我们有的兼职跑外卖,有的将奖学金拿出来,大家一起凑了十多万元启动资金,我们勇敢地拼搏在创业路上。”说起这个过程,清秀的男生嘴角扬起自豪的弧度。
“我们在2023年有了研发这套设备的设想后,就瞄准目标,一定要研发出实实在在的产品,中间也遇到过不被看好的挫折,但我们团队坚持不断地完善其功能,坚持将这个产品推到公众的眼前。今年,这份坚持更是遇到全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好政策、好环境,一粒‘金种子’就这么恰逢其时地绽放了。”查子涵说,现在他身边的许多朋友开始重新思考创业这件事,在积极地思考如何将一些想法转化为一个个项目去尝试。
三
这是长沙人身上霸得蛮的基因。
“我们带点长沙口音,讲话很有意思,别人就很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苏行认为,球秀团队诞生在长沙具有必然性。长沙人敢为人先,吃得苦、霸得蛮,自带气场,来搞体育行业的创业有天然优势。
出生于1994年的苏行,是个典型的长沙伢子,身高一米八的他,平时酷爱篮球运动。留美和回国工作期间,苏行心里一直有个关于体育的创业梦。
“人没办法做到一边运动一边拍摄,如果AI能够精准抓住运动员运动全过程和高光时刻,运动的体验感不就更好吗?”2022年,在中南大学读博期间,苏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时,想到将体育和人工智能结合的点子。
说干就干!苏行拿出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加上筹集的近300万元启动资金,与中南大学博士团队共同创立了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与全国近2000家体育场馆进行合作,覆盖168个城市,为数百万会员用户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苏行没有想到,短短3年时间,一次源于兴趣的创业之旅,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球秀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苏行用两个关键词总结——“努力”和“趋势”。在创业的3年时间里,苏行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就连周末也常常用来出差或会见投资人。
“长沙的创业氛围非常好,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对球秀的研发型产品非常有帮助。”苏行说,长沙推出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也给他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提振了信心。
创业3年以来,球秀获得了柳枝行动、长沙市小荷青年等荣誉,长沙市人社局也对公司的博士人才和工作人员提供了补贴与奖励。长沙优质的创业环境下,球秀发展迅速,已与全国近2000家体育场馆进行合作,覆盖168个城市,为数百万会员用户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在湘江之畔,一粒粒“金种子”正破土而出:周梓博的“冰丝战甲”守护着中国芯的澎湃算力,查子涵的AI巡检设备重构高铁安全标准,苏行的“AI+体育”让运动之美触手可及……未来,或许某间创业公寓的深夜灯火中、某场“天天麓演”的思维碰撞里,就将诞生属于长沙的“六小龙”。
记者/刘攀 匡小娟 周辉霞 黄荣佳 罗悦 刘丹
编辑/尹玮 校读/欧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