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分也暖,扁担亦成梁 | 山水洲城记
河南高考288分女孩母亲以庆功菜诠释“不比较”的豁达,广西“扁担女孩”刘燕面对过亿流量淡然拒绝悲情标签。两则高考季的故事看似无关,却同样让人热泪盈眶。
两个最平凡的女生,为什么获得网络热烈的关注?因为在她们的身上,映照出当代社会的集体焦虑与精神缺失。
我们缺少对“平凡价值”的真诚尊重。
当社会聚光灯习惯于追逐“高分逆袭”的神话,288分母亲那句“让她活成自己”的宣言,以及刘燕“担子压来,便稳稳接住”的寻常姿态,反而成为稀缺风景。母亲珍视女儿“全头全尾”的健康成长,刘燕将肩上的扁担视为众多农村学子的寻常工具——她们以朴素的言行,刺破了将“成功”单一化为名校学历的幻象泡沫。正如高考299分的脱口秀演员王继业所说:“世俗的成功不会裹挟你,世俗都懒得搭理你。”当教育目标被异化为制造“人上人”,我们便遗忘了万千“人中人”撑持起社会的真实脊梁。
我们缺少“包容失败”的坦荡勇气。
在“唯分数论”的重压之下,288分母亲以庆功宴为女儿构筑了撕掉标签的“最后退路”。这份接纳背后,是拒绝以一次考试为人生盖棺论定的清醒。刘燕面对外界“家境凄惨”的误解与过度悲情化叙事,断然澄清并拒绝“卖”流量——苦难无需被歌颂,好意亦不必消费。她们以行动共同质疑了“失败”的狭隘定义:当社会普遍以分数定输赢,家庭本该成为缓冲地带的避风港,让个体拥有喘息与再出发的勇气。
我们缺少对“真实生长”的静候耐心。
在焦虑催生的“速成”文化里,刘燕默默在县城餐馆打工,踏实等待师范院校的梦想开花;288分女孩未被逼迫挤向“学历独木桥”,而是被鼓励以手艺务实谋生。母亲那句“人生是马拉松”的智慧,道破功利短视之弊。当“读书好不如流量好”的迷思甚嚣尘上,刘燕对喧嚣流量的清醒拒绝,正是对生命内在节奏的捍卫。真正的生长如树扎根,无声而坚定,容不得揠苗助长的虚妄。
河南女孩家中那桌庆功菜的暖意,与刘燕肩上扁担的坚韧,共同构筑了平凡者尊严的梁柱。她们之所以被看见,恰因折射了我们时代的集体渴求——在标准化成功的迷狂中,人性本真被长久忽视的痛处。
为288分喝彩,向扁担致敬,并非鼓励平庸,而是对生命内在价值的庄严肯定——健康比分数珍贵;平凡不等于失败;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后的退路。当无数平凡者能以舒展的姿态站立,社会精神的基座才真正坚不可摧:“暖”意来自不弃的灯火,“梁”材生于不折的脊骨——那正是民族最深沉的希望。
作者/付臣欢 尹玮
编辑/刘丹 校读/谈梁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