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刻理解湖湘文化中读懂长沙、恋上长沙
伍贤福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浸润着楚湘文化的精髓,有着“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的美誉,不仅保留着数千年的古韵,还焕发蓬勃的现代活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实现城与人美好的“双向奔赴”。独特的湖湘文化,是长沙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动人才的重要密码。
一、湖湘文化悠久的历史源流和深厚底蕴,是长沙吸引人才的“重力场”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历经先秦楚文化的孕育,楚汉文明、屈贾之风的熏陶,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礼,催生周敦颐的理学开篇,孕育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巨匠。特别是近代以来,这里矗立着一座座信仰的丰碑,是“红色热土”“革命摇篮”。自古以来,蕴含着3000年历史的长沙便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湖湘文化的核心。
如今的长沙成了有名的网红城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人在岳麓书院、杜甫江阁、橘子洲头打卡留影,感受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人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来到长沙寻找答案,在被长沙治愈、被长沙“点燃”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读懂了长沙,爱上了长沙。
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必须源源不断有人口流入,特别是需要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年轻人流入。当千万个自带“精神流量”的鲜活个体,实现城市与有趣灵魂之间的双向奔赴、创意碰撞的时候,就更加丰富了长沙、美好了长沙、成就了长沙。过去10年,长沙人口净流入300多万人,其中80%是年轻人,为此上榜“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
二、湖湘文化中 “敢为天下先”的奋斗与创新精神,是长沙留住人才的“强磁场”
湖湘文化中,蕴含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革命志士杨毓麟在《新湖南》中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称之为湖南人的“独立根性”。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湖湘文化涵养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创造和进步的印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高峰。
当今,承载着拥抱“星辰大海”的远大志向,长沙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3000年湖湘文化底蕴、900千米湘江涵养了长沙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这些正是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所需要的基因。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汇聚全球智慧、催生领先成果,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推动着长沙成为一座充满朝气的现代之城。长沙让在这里创业打拼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信心和追求,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共同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不断创新实干,为城市更好发展尽一份力量。
三、湖湘文化强烈的家国情怀,是长沙激励人才的“价值场”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考察,第一站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在同师生代表交流时,总书记感慨地说,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湖湘文化中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精神,孕育了周敦颐、王夫之、魏源等著名历史人物,为湖南的文化注入了深刻的精神品质、经世智慧。
“心忧天下”是湖湘文化的内核。“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的性格,自古以来就流淌在湖湘儿女的血脉之中。屈原在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留下的是一代爱国志士的不屈灵魂。“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长沙是一座革命英雄辈出的城市。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
顺着历史之流探源,从先辈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来长沙已经13年了,这个城市向上的力量、人文气质与烟火气息,每天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湖南微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浙江小伙刘叶焕如是说。从一名家境贫寒的农村学子,到手握一家拥有40余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已获得两轮融资的公司……这条创业路,他走了13年,终于在长沙找到“理想家园”。大学生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强烈的家国情怀,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创造了很多令人振奋的创业成功案例。
四、湖湘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是长沙培育人才的“孵化场”
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和精神特质。魏源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更是将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而今,“长沙魅力”“长沙活力”“长沙机遇”……越来越多的词汇描绘着长沙这片活力迸发的热土。“长沙名片”越擦越亮,以更现代、更绚烂的姿态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才更加认可长沙、向往长沙,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优质项目“选择长沙”,为长沙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是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一方的重要因素。要让各类人才心齐气顺,就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圈子文化”,公平公正使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不同资历层次的优秀人才,以创新能力、实绩、贡献、效益“论英雄”,让有抱负的年轻人得以轻装上阵,在各行各业挑大梁、当主角,激活人才发展内生动力。
五、湖湘文化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是长沙聚拢人才的“能量场”
湖湘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其核心是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主张群己合一,通过对他人的关爱以达到和平的理念。和谐思想也始终贯穿数代湖湘学子思想发展的轨迹,主张在和而不同中,实现美美与共。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作为雷锋家乡、“好人之城”,长沙全力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关爱、残疾人温暖的全龄友好型城市,让不同群体共享城市幸福温度;坚持全域创建,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160多万雷锋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大街小巷……
星城长沙,这座湖湘文化与现代活力共舞的创意之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座幸福城市的幸福标签愈加鲜明,它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也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未来。
(作者单位:长沙市人社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