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佳怡 徐运源)科技改变生活,湖南如何推动科技成果惠及城乡百姓?10月24日,在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专场)上,这一问题有了清晰答案。湖南将科技创新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引擎,聚焦健康、生态、安全、品质四大群众关切领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持续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专场)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让老百姓好看病、看好病、用好药,湖南搭建了全链条医疗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在诊疗服务端,通过中智微医5G AI医疗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打破地域壁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偏远地区群众也能共享先进诊疗服务;在医疗产品端,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三诺生物血糖仪市占率达36%,成为家用医疗设备主流品牌;埃普特医疗导管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临床使用成本;微智医疗视网膜植入假体成功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通道,同时推广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从“诊疗服务”到“医疗产品”双端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让市民享受良好生态环境,湖南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系统布局减碳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节能材料等关键技术,助力绿色发展转型。针对重金属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攻克“三废”污染物治理、污染场地修复、锰渣回收等核心技术,让曾经的污染地块重新焕发生机。

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守护,湖南运用科技手段织密全领域安全防控网。在灾害预警领域,依托北斗高精度技术建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为防汛备汛、地质灾害防范筑起“铜墙铁壁”;在应急救援领域,针对特殊场景研发专用装备,中联重科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大幅提升极端场景救援能力;在安全生产领域,建成生产安全态势感知、设备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等平台,为矿山、化工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实时保障,切实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围绕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湖南推动科技创新与交通、文旅深度融合。交通出行方面,高铁减阻降噪、大功率永磁牵引技术支撑“复兴号”CR450动车组实现时速超450公里、能耗降低20%,智轨2.0全自动驾驶、氢能源磁浮技术落地,让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成为现实;文旅体验方面,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打造“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线上博物馆,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技术让岳阳楼、浯溪碑林等文化遗产“活”起来,烟花微烟发射药剂技术让浏阳烟花秀既惊艳世界又绿色环保,以科技为文化传承与生活体验注入新活力。

未来湖南将持续坚持科技为民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更深度融合,让科技红利更公平、更广泛地惠及全体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王佳怡 徐运源】 【编辑:肖彪】
关键词:十四五 科技 民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