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改口力挺文科:文科之用无需网红定义
王嘉翼(湖南师范大学)
近日,高考志愿网红“导师”张雪峰全平台解封,复播中再谈文科,他一改往日风格,称“文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一现象引起网友热议,“文科之用”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写作方面的卓越表现、文科就业市场的惨淡,种种现象都让“文科无用论”的论调甚嚣尘上。千千万万的文科生陷入迷茫:在这个时代,人文社科路在何方?
诚然,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处理与文稿撰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文科生的用武之地。文科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也给人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错觉。然而,就此得出“文科无用”的结论,未免过于片面与悲观。
首先,以“就业”与“底薪”为导向评判专业价值是狭隘与无知的。所谓“文科”即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文化、思想、行为为研究核心的学科大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核心是探索“人”与“社会”的运行规律和价值意义。无论是维持社会稳定、传播优质文化还是刨析时代热点,都少不了人文社科的推动和助力。随着时代发展,国际关系愈发错综复杂,文科不但不会“无用”,反而,其重要性会日益凸显,兼具深度人文洞察、严谨逻辑思辨与社会问题敏感度的文科人才将永远是社会刚需。
在AI高速发展的今天,文科迎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发展空间。要提升文科生的职场竞争力,就要紧抓住文科能力在人文素质与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回应社会对人文性人才的需求。
其实,就业形势严峻的不只是文科学子,“生化环材”被称为“四大天坑”,从前的大热门专业计算机也迎来人才饱和。可见,时代为难的并非文科,而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与其否定专业存在价值,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依靠专业知识创造独特的社会价值,探索职能岗位以外的就业方向。
世界急速发展,更需要文科人才坚守价值导向、紧握时代脉搏、交流跨国文化、体现人文关怀。文科不但有用,且在新时代有新赛道、新价值。人文社科专业学子有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