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就秸秆禁限烧有关政策问题进行解答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秸秆焚烧,长期以来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就秸秆禁限烧有关政策问题进行解答。

实施秸秆禁限烧管控意义深远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总量大。日前,湖南出台《湖南省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将秸秆从“禁止焚烧”一刀切转变为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进行分类管理。如何看待秸秆禁限烧管控必要性?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指出,我省目前主要秸秆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和棉花,秸秆的产生量大,秸秆露天无序焚烧会产生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生态破坏等问题。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尤其在秋冬季节易引发区域性雾霾,加剧空气污染,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会加剧气候变化。秸秆产生的污染物在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会形成浓雾,导致可见度下降,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交通隐患。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焚烧会直接烧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有机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等法律对秸秆禁限烧提出明确要求。实施秸秆禁限烧管控,可以有效控制秸秆露天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秸秆焚烧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减轻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危害隐患。通过秸秆的还田利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

将全省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禁烧管控区

秸秆焚烧涉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外省几乎都是禁烧秸秆,湖南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进行分类管理的主要考量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呈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湖盆平原展开,形成了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地形,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的耕地呈区域性分布特征,洞庭湖平原、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耕地集中连片、地形平坦,湘中盆地区域总体上耕地较大范围集中且地形较为平坦,湘南、湘西区域总体上耕地分散、地形起伏较大。

我省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禁烧常态、以禁促用”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特征,兼顾农业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条件,建立全局的分区域、分类型、分级别、分时段秸秆禁烧区划定及禁烧管控体系,将全省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禁烧管控区,明确不同的划定目标要求,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作者:匡春林】 【编辑:肖彪】
关键词:生态环境 秸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