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击楼市“黑嘴”等违规现象 长沙多部门联合行动全方位规范房产经纪行为
长沙晚报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辨别房产交易中的真假信息?在动辄百万元的房屋交易中,又该如何保障资金安全与自身权益?今年以来,长沙市住建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精准施策、重拳出击,集中整治房地产领域自媒体违规发布、经纪机构不规范经营等乱象,全面规范经纪服务行为,切实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筑牢安全防线,让房产交易更透明
“走进长沙任何一家正规房产经纪门店,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应该是悬挂在醒目位置的营业执照、备案证明和服务收费标准。”长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位经纪人都应该佩戴由长沙市住建局监制的“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信息卡”。这张印有二维码的信息卡,是经纪人的“执业身份证”,市民只需手机一扫,就能立即查验经纪人的真实身份和信用等级。
目前,长沙已备案房地产经纪机构达2105家,完成实名登记的从业人员达22255名。这套完善的实名登记管理系统,就像为房产经纪行业安装了一道“安全门”,将不合规的“黑中介”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长沙建立的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为房屋交易资金上了一把“安全锁”。买卖双方的交易资金不再直接交给经纪机构,而是存入专门的监测账户,按协议约定由系统自动拨付,直至房屋完全交付。“这样有效防范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保障了交易安全。”消费者陈女士表示。
精准打击乱象,让市场环境更清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房产交易信息发布渠道日益多元化,但也带来了新问题。
一些自媒体账号凭借粉丝量大量发布未经核实的房源信息,甚至开展带看、议价等核心中介服务,却不具备相应的经纪资质。有个别经纪机构在短视频平台通过恶意营销、造谣诋毁等手法破坏市场环境,甚至有的机构通过“高评高贷”“篮子房”“串串房”等违规操作赚取差价。
面对这些新型市场乱象,长沙市住建局主动出击,联合市委网信办等部门,将监管范围从线下实体门店扩展到线上自媒体平台。
“清朗·2025年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部署以来,全市已分三批次集中约谈30余家房地产类违规自媒体账号负责人,严厉打击楼市“黑嘴”,净化市场环境。这些账号为博取流量,频繁使用夸张、猎奇标题,违规发布不实信息,严重误导公众,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今年5月初至8月,长沙开展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专项检查,检查覆盖湘江新区及市内五区。检查发现,部分物业公司未经备案就开展经纪业务,一些新型经纪门店隐藏在写字楼、公寓楼内逃避监管,包销公司游走在“代理销售”和“二手房买卖”的中间地带。
共建共治共享,让行业未来更健康
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也需行业自律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专项检查前,全市各房地产经纪机构、网络信息发布机构开展了全面自查自纠,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
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330人次,严格按照涉企行政检查的标准、程序推行“扫码入企”,实时上传行政检查数据,累计检查及复查中介机构55家,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
市住建局正加快修订《长沙市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推行房产经纪资格证+服务认证的“双证合一”制度,引导消费者对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长沙还将建立行业诚信管理,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存在发布虚假房源、违规操作网签备案、逃避资金监管、隐瞒房屋重要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经纪机构、从业人员、经纪品牌采取限制网签等针对性监管措施。”长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守护市民权益,长沙一直在行动
为进一步方便市民房屋交易,长沙正搭建集房源发布、线上找房、资金流向、政策法规查询、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开放接口供合规机构接入,实现交易全程可视化,打破信息垄断,降低流通成本,为交易双方提供多元化的交易渠道。
房地产市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市住建局通过这次专项检查行动,向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长沙绝不容忍任何损害市民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我们将继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将房地产经纪行为整治常态化纳入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建立专项与日常抽查相结合的动态监管模式。”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呼吁买卖双方通过正规途径交易,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安居乐业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而一个规范、透明、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保障。长沙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监管措施,正在为市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居屏障”,让更多人安心、放心地实现“安居梦”。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