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环卫工一家四口在长沙过年:“长沙是第二故乡,这里过年很温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实习生 张一帆)在深圳工作的女儿要回来了,51岁的湖北籍环卫工吴桂成叮嘱她:“直接到长沙来过年,我和你妈妈、弟弟在长沙等你。”来长沙17年,吴桂成在这里买了房,儿子也在长沙读书,他们一家四口早已不把长沙当异乡。
吴桂成是一名环卫工人,让他感到暖心的是,今年留在长沙过年,还能领取政府和单位发放的礼包。“单位发了慰问费,还让我填了表,可以领取政府的礼包。”吴桂成说。
就地过年计划
在家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吴桂成老家在湖北省监利市棋盘乡高湾村。2004年,吴桂成和妻子来到长沙打拼,双双成为环卫工,后来,妻子辞职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2013年,夫妻俩在长沙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吴桂成把女儿和儿子也接了过来,儿子从初中起就在长沙读书,如今已经上了大学。“来长沙这么多年,我们一家已经习惯了长沙,早就不把自己当外乡人了。”
虽然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沙度过,但湖北老家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往年春节,吴桂成总会回家看望母亲。今年,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他们一家决定留在长沙过年,当他把决定告诉母亲时,老母亲表示理解:“我很好,你们自己在外面要多休息,不要太累了。”
谈到今年在长沙的过年计划,吴桂成很开心,女儿就要从深圳回来了,除夕夜会在家里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饭。“你看,我食材准备好了,前几天我才托老乡从老家带来腊鱼、腊肉、豆皮。”吴桂成指着一袋袋家乡特产说。
让吴桂成感到暖心的还有,他所在的天心区环卫维护中心给他们这些留在长沙过年的外省籍员工发放了暖心的补贴:“前几天才发的慰问费,还发了文明城市的奖金。”另外,记者了解到,日前,天心区总工会出台政策,对春节期间留长的非湖南省户籍工会会员每人发放200元的工会消费券。“单位已经让我们这些外省籍员工填了表。”吴桂成告诉记者。
家乡过年记忆
曾参加长沙为环卫工人举办的专场团年饭
“那时候我们农村是真的穷啊,但过年的记忆还是开心的。”吴桂成回忆起早年间家乡的过年情景,那个时候没有钱买肉,都是自己养的过年猪。杀年猪、打糍粑、熏腊鱼腊肉、做豆皮,这些都是每家每户要做的。那时候的农村虽然穷,但大家都很亲,一家有需要,全村都会来帮忙。像吴桂成这种力气比较大的成年男性,别人杀年猪、打糍粑时都会请他帮忙。
“那时候在农村过年真热闹,也真开心。”吴桂成说,但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年则是在长沙过的。2011年,长沙为了感谢环卫工人的付出,一场为“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而举办的新春团拜会在湖南宾馆热闹举行,当时有300余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参加,吴桂成就是其中之一。
吴桂成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市委书记举杯向环卫工人敬酒:“你们在长沙过年,长沙就是你们的家。”“他感谢我们让长沙变得干净起来,实际上,我也感谢长沙接纳了我。”吴桂成说,“我做环卫工人收入并不高,好在长沙房价也不贵,我才能在长沙买房子,如今女儿已大学毕业,儿子还在长沙读大学,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晒出年味故事
每年过年都要吃家乡的腊肉炒豆皮
“有家乡的美食,过年才更有味道。”说起年夜饭,吴桂成最念念不忘的一道菜就是腊肉炒豆皮,然后再加上一点白菜梗子。“那实在是太好吃了。”
吴桂成告诉记者,豆皮是他们老家的特产,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先是把大米和黄豆放在水里泡一天,然后再放到锅里蒸熟,熟了后切成一片一片的,最后再晒干,豆皮就做成了。” 今年吴桂成没有回家过年,前几天他特意托跑客运的老乡,让他从老家带了好几袋豆皮,一些腊肉、腊鱼等家乡特产过来。
腊肉和腊鱼都是母亲自己在家熏的,豆皮也是在老家做好的。“我多次想要母亲到长沙来过年,但老人家不习惯城市里的生活,她怕我们吃不到家乡的菜,就会给我们寄,而我也会买些新衣服给老人寄回去。”过年时,他们吃上一道腊肉炒豆皮,不仅是美味,而且有一种亲情的味道。
家人遥寄祝福
母亲: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外面上班不要太累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女儿: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赚钱了,您和妈妈对自己好一点,不要舍不得花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