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议案提案丨刘激扬:建强长沙版“小汤山”,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努力,长沙市在前段抗疫中交出了漂亮答卷,其中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功不可没。
“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建设对加快完善全省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此,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刘激扬建议,加强省市共建,将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创建成为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强化重大疫情应对能力。
【提案微镜头】
72小时完成长沙版“小汤山”改造
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被称为长沙版“小汤山”,是长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之无愧的主战场。不过,这座建于2003年“非典”后时期的救治中心,因当时建设周期仅3个月,且历经17年的运行早已年久失修。
在2020年春节抗击疫情紧急关头,长沙坚决与时间赛跑——72小时,改造3栋楼,1.4万平方米,准备450张病床,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020年3月14日,救治中心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迎着春日暖阳走出隔离病房。至此,长沙实现了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提案解码】
“新”救治中心2023年投入使用
“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曾承担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集中救治,以及境外输入病例的救治工作,在防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充分彰显了长沙的省会担当。”刘激扬认为,救治中心原址重建能更有效应对突发重大疫情。
她介绍,救治中心原有收治床位155张,紧急对原综合生活楼和沙坪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后收治总床位才达450张。与此同时,长沙乃至湖南地区目前都无符合P3标准的生物实验室,无法开展烈性传染病病原标本测序、培养等必备检查。医院、公卫机构关键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控。
“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工作。”刘激扬介绍,救治中心原址改扩建项目是深入推进“健康长沙”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已纳入长沙“十四五”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重点民生工程。
据悉,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分两期进行,共规划建设960张床,建筑总面积14.58万平方米。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完工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委员建议】
创建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在长沙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原址重建的救治中心将极大提升全省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和防控能力。”刘激扬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强省市共建,将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同时挂牌湖南省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传染病医院,并积极创建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而立足长沙、统筹全省、辐射省外,切实保卫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此外,刘激扬建议加大对救治中心的科研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临床引导项目、平台与人才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进一步提升救治中心科研能力。同时将救治中心作为省级艾滋、结核传染病疑难重症救治中心、省级传染病防治培训基地,统筹推进全省传染病诊疗技术整体提升,促进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