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看樟树港辣椒持续出圈的密码
吴鑫矾
4月25日至5月5日,湘阴县2025樟树港辣椒文化旅游节火热上演,六大主体活动和四个配套活动精彩纷呈,为游客带来一场美食文化盛宴。从2011年开始大力推广,到如今产值超5亿元,樟树港辣椒从“乡下丫头”成长为“辣椒状元”,核心产区湘阴县文谊新村从“贫困村”蝶变为全国“亿元村”。樟树港辣椒为何能持续出圈?给其他农产品出圈有何启示作用?连日来,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关键词 品质
用科技赋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4月25日,在湘阴县樟树镇阳雀湖辣椒基地,2025樟树港辣椒文化旅游节“火辣”启幕。在樟树港辣椒“第一摘”公益拍卖活动中,33盒头茬辣椒以128888元的价格被拍下,拍卖所得均捐赠给椒香樟情樟树爱心基金会,辣椒中的“爱马仕”名不虚传。
樟树港辣椒为何如此受欢迎?
樟树港辣椒推广大使、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品质是硬道理,科技是硬支撑,樟树港辣椒品牌已经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心中。”
别看现在樟树港辣椒风光,二十年前也就是个“乡下丫头”。
樟树港辣椒有着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传统种植技艺,造就了它香、糯、脆、嫩的好口感。但是,种性退化问题使得樟树港辣椒原品种的产量低下、抗病性不足,许多村民因此遭受损失,一度放弃了种植。
2011年,湘阴县开始大力推广樟树港辣椒品牌。为推动樟树港辣椒提纯复壮、增产提质,湘阴县先后建立邹学校院士工作站、航天育种科研培育基地、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同时,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太空育种、辣椒粮食作物轮作、樟树港秋延辣椒等科研项目,提升亩产效益和产品竞争力,促进樟树港辣椒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辣椒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只见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植株缀满白蕊,间杂着星星点点的青椒,惹人喜爱。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物联网手段,智能温室大棚可根据棚内的温度自动打开天窗、拉上内外遮阳、打开风机水帘,借助科技的手段,对地里辣椒的长势以及虫情的状况,实时提供数据,定期进行植保。
不仅如此,樟树港辣椒还是全国唯一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遨游太空的“一代天椒”。如今,在樟树港辣椒航天育种科研培育基地,7500余株经历太空旅行的辣椒植株茁壮成长,成为樟树港辣椒产业品质变革的关键基因资源。
通过科技赋能,樟树港辣椒抗寒、抗病、抗虫性大幅提升,种植规模、产量效益持续扩大,成为全国辣椒产业的“科技标杆”。
关键词 融合
以辣椒为媒讲好“农文旅”故事
辣椒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但像樟树港辣椒一样闻名全国的并不多,为何?
以辣椒为载体,讲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故事是关键。
“一颗小小的辣椒,汇聚全国关注的目光、承载乡村振兴的希望。本次活动,节会与赛事集于一身,美食与文化融为一体,一半是人间烟火、一半是诗和远方。”活动上,湘阴县委书记刘世奇这样表示。
以樟树港辣椒节为例,从2016年起已连续举办10届,通过与湘阴美食文化、旅游休闲、城市品牌深度融合,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
今年的活动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在辣椒文化科普展现场,39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辣椒吸引游客驻足;全国名厨现场挥铲颠勺,以樟树港辣椒为核心材料,打造了色香味俱全的“辣味江湖”;辣椒啤酒、辣椒冰激凌、辣椒饼干……多款以辣椒为主题的新产品,引来不少游客大快朵颐;发布一线、二线城市樟树港辣椒品牌店名单,樟树港辣椒将从田间地头以最快速度抵达大城市餐桌;中国美食烹饪锦标赛、中国辣椒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一系列活动轮番上演,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潮。
当樟树港辣椒、左宗棠故里两大IP携手,效果更是震撼。名厨大师烹饪制作一县一桌菜“左公班师宴”,融合湘阴特色食材与地域文化,通过“文化+宴席”打造“沉浸式文化餐饮”,将铁马冰河、稼穑桑麻融于一席烟火之中。樟树港辣椒烹制的“天之骄子”、洞庭鲜蚌演绎的“玉蚌金乌”、杨林寨菌菇烹饪的“君子之交”……在“左公班师宴”上,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历史典故,展现着湘阴深厚历史底蕴与美食魅力。
不仅如此,樟树镇还在积极筹建樟树港辣椒产业博览园。湘阴县樟树镇党委书记周茜介绍,产业博览园将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农文旅融合,进一步擦亮樟树港辣椒这一“金招牌”。
“辣椒不仅是味觉的主角,更是产业的‘热资源’。”中国饭店协会资深会长韩明说,以樟树港为代表的辣椒产业带,正在持续探索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赋能的新路径,以辣椒为媒、以文化为桥、以旅游为翼,谱写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 产业
走特色模式书写乡村致富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破解乡村振兴困境的关键路径。
樟树港辣椒能从过去的“佐料”逆袭为“主角”,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产业这一关键词至关重要。
近年来,湘阴县积极引进优秀乡友返乡创业成立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樟树港辣椒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绿色化的道路。
2015年,曾立宇返乡创业,在文谊新村成立湖南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樟树港辣椒标准化生产,与椒农签订统购统销合同,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请专家为农户上门指导栽培,要求农户严格执行无农药品质栽培等一系列流程,确保樟树港辣椒高品质,带动种植户增收。
笔者在樟树镇看到,这座千年古镇目前发展樟树港辣椒种植标准化面积达1.18万亩,共有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个、市级以上特色经营主体4个、辣椒加工系列产品10多个,形成集育苗育种、种植管理、分拣销售、研学节会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全产业链产值超5.1亿元,品牌价值6.94亿元。2021年,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区文谊新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不仅如此,在此次活动上,湖南樟树港生态农业集团揭牌。作为湘阴县人民政府授权运营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的龙头国有企业,该集团聚焦樟树港辣椒等特色产业,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打造集标准化种植、智慧农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
其实,像樟树港辣椒这样的特色农产品还有不少。鹤龙湖蟹虾、杨林寨食用菌、三塘藠头……截至目前,湘阴县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像樟树港辣椒这样的“生意经”,未来将推动更多村级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