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力”持续跃升!长沙入选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罗丹 李建刚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晴雨表。近年来,长沙全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攻坚,积极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生态,持续擦亮“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金字招牌……在10月28日举行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2025 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简称《报告》)发布仪式上,长沙“市场机制改革、创新要素完善”两个维度入选“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破解中小微企业用地难题,创新案例全国推介
“项目从立项到完成用地手续仅两个月,目前引进的21家彩印包装企业都办理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书!” 在浏阳大瑶镇湘赣边彩印包装基地,轰鸣的生产线取代了昔日闲置的花炮厂房,大瑶镇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改革实效。
作为花炮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当地彩印包装业曾因“小散乱”发展受限,通过集中盘活闲置用地,不仅破解了用地难题,更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长沙浏阳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通过制度创新和基层实践,集中力量解决中小微企业“用地难”“用地贵”困境。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在浏阳常态化运作,累计完成入市成交541宗、面积11304.98亩、成交价款19.540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200多家。《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破解中小微企业用地难题》通过《报告》向全国进行重点推介。
“信用+调解”模式成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一招
在长沙县,“信用+调解”模式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中的关键一招,入选2024-2025县域营商环境年度创新十大案例。
这一创新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专业价格认定、司法程序融合的全链条设计,在民生与工程机械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在民生领域,该模式有效化解了长期存在的纠纷矛盾,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更展现出强大效能,精准破解了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企业的二手设备处置难题。
“以政府信用为企业信用赋能,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实事!”山河智能品牌总监彭颖的评价道出企业心声。2025年1至9月,长沙县完成181台套涉诉工程机械定向询价,总价值1.63亿元,为主机企业减少损失超1500万元,设备处置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更助力二手设备流通出口。
多维发力筑生态,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十大关键词”,长沙在知识产权保护、高效办成一件事、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榜上有名。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组建“17条产业链”法律服务团,推动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实体化运行。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扫码留痕管理,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创新商事法律服务,推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非庭审中心落地长沙。
在涉企服务上,“一网一码一线一平台一队伍”营商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查询、诉求响应、办事服务“全闭环”。拓展“一企一策帮代办”“政务不打烊”等8类增值服务场景,推出水电气联合报装“一件事”升级版,办结时限压缩81.6%。推动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深化企业变更、注销、迁移“一件事”改革。建设94个“15分钟政务服务圈”,政务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人才服务方面,发布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十条、湘江科学城人才十条、马栏山人才十条等“三个十条”人才政策,促进人才与双创政策融合。
未来,长沙将持续以“优无止境”的追求,推动营商环境升级,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