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官方指南来了,家长不妨好好学一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杨茜)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为广大儿童家长和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了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的官方指南。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今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蓝卫忠教授,对这份指南进行了解读,提醒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眼健康,儿童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十分重要。
学龄前儿童眼病需高度重视,父母应提高认知
针对0~6岁儿童眼保健中常见的八大问题,如孩子的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定期眼检查、预防近视、预防眼睛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眼病等方面,《问答》给予了详细解答。
蓝卫忠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上眼睑下垂、斜视、弱视、近视眼等,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相较于成人,学龄前儿童的眼病存在隐蔽性强、极易被忽视的特性,常常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一两岁的小朋友,在表达感受和准确沟通方面远不及成年人。”蓝卫忠表示,学龄前儿童眼健康筛查工作,非常依赖父母或医护人员。其中,儿童的父母对眼科疾病的认知水平是关键因素。比如,小孩是早产儿且接受了高压氧治疗,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会大大提升,父母应该主动带孩子进行眼科专科的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眼部疾病,如果没有被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对其一生的视觉质量都是有影响的。比如,等到十三四岁才发现弱视的话,治疗就会非常困难,治疗效果远差于早期治疗,往往造成一辈子“视力残疾”的后果。
蓝卫忠提醒,家长应该提升眼健康意识,定期带孩子前往专业医疗机构体检并建立视觉档案,做到早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孩子的眼健康问题,家长切勿道听途说、迷信“民间土方”。
儿童近视问题是关注焦点,认知误区危害大
《问答》针对儿童眼健康的常见误区给出了正确答案。在九大误区中,大多数与近视紧密相关,比如“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了”“孩子不要戴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等等。这不仅说明儿童近视问题仍是最受家长关注的焦点,也说明近视防控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孩子视力不好不用担心,长大就好了。”针对这一误区,蓝卫忠表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视觉发育有一个过程,一般要到8~10岁,才会全面成熟。但如果已经发生近视、弱视,在未来恢复的概率就很小,一定要趁早发现、趁早干预治疗。
“近视眼镜越戴度数越高”的观点,也是普遍存在的误区。蓝卫忠说,恰恰相反,目前针对近视眼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戴眼镜。戴眼镜不但能够让孩子恢复清晰的视力、提升生活质量,而且有大量证据表明,可以相对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加深。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眼是个小问题,戴眼镜或长大做近视手术就可以了。蓝卫忠提醒,如果近视眼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但会影响升学、就业,如果发展为高度近视,引发器质性病变,会大大增加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生概率。所以,近视的发生发展,一定不能被忽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在做好筛查和科普工作的同时,借助科研成果转化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专业化的个性诊疗服务。比如针对近视眼环境因素的监测和干预开发的全球第一款近视防控智能设备——云夹,已经写入了国际近视眼学会最新的近视眼白皮书。基于云夹,爱尔眼科发布了两次近视眼大数据报告,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近视眼防控政策提供数据参考。还开发了近视眼预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一个孩子在成年之前的时间内,使用不同的近视防控手段的效果差异,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爱尔眼科已搭建起预防、检查、控制“三位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