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捏包”做元宵,锻炼手又促关节康复……医患同心庆元宵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李亚 秦璐)今天是传统的元宵佳节,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康复大厅举办“康健团圆之欢乐庆元宵”主题活动,医患双方欢聚一堂,共同制作并品尝汤圆。

元宵佳节,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康复大厅举办“康健团圆之欢乐庆元宵”主题活动。 均为通讯员供图

  康复大厅内张灯结彩,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和灯谜,节日氛围浓厚。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立早表示,元宵佳节象征着团圆和希望。通过举办医患互动活动来欢度佳节,是希望患者能感受到康复医学科的温暖,增强康复信心。

  第一个环节是猜灯谜。到场的患者、护工及家属积极参与,大家竞相猜谜,场面热闹非凡。灯谜的内容广泛,既有传统文化知识,也有中医康复知识;既考验了大家的智慧,又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第二个环节是做元宵。康复医学科的医护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糯米粉、大米粉及多种馅料分发到参与制作元宵的患者及其家属手中。康复医学科护士长瞿丹丹详细介绍了制作元宵的步骤与过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参与者们佩戴口罩,严格进行手部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手套后,开始制作元宵。

康复医学科医患通过互动活动,既增进友谊又利于患者康复。

  患者们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一边揉面、包馅,一边分享着康复生活中的点滴,还有制作元宵的心得体会。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下,病友及家属从生疏到熟练,亲手塑造出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元宵。待所有元宵制作完毕,交由医护志愿者进行烹煮。随即,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被端上桌,大家一起品尝这份亲手制作的美味,不仅暖和了胃,更温暖了心。

  陈立早介绍,做元宵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团体康复训练。制作元宵的过程中,患者们需要完成揉、捏、包等动作,不仅锻炼了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和协调性,还促进了上肢肌肉的力量恢复和关节灵活性。同时,这种集体活动也增强了患者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活动的亮点部分,是向8名在康复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患者颁发了2025年1月的“康复之星”称号。其中,年仅33岁的小曲(化名)是8名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位。2024年年底,小曲在一次聚会中突发脑溢血,经过紧急救治后,留下了右肢偏瘫的后遗症。为寻求更好的康复治疗,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在这里,她不仅接受了专业的康复治疗,还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小曲满怀信心地表示:“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对我进行了悉心治疗与照顾,让我的病情正在不断好转。我坚信,我一定能尽早地回家,与家人团聚。”

康复医学科的“元宵许愿墙”。

  “祝福大家‘元’气满满,喜‘宵’颜开,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医患双方在一片美好的祝福声中,共同度过一个难忘而温馨的元宵佳节。

【作者:杨蔚然】 【编辑:肖彪】
关键词:元宵节 长沙市中心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